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加层技术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1.1 房屋加层改造的现状 | 第10-11页 |
1.1.2 房屋加层与改造的常用方案 | 第11-12页 |
1.1.3 加层改造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4-16页 |
1.2.1 组合结构直接加层改造的优越性 | 第14-15页 |
1.2.2 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 | 第15-16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2 地震作用的分析方法及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18-31页 |
2.1 地震作用的分析方法 | 第18-22页 |
2.1.1 反应谱法 | 第18-19页 |
2.1.2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33] | 第19-22页 |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2-31页 |
2.2.1 计算模型的选取 | 第22-24页 |
2.2.2 工程信息及有限元模型 | 第24-31页 |
3 组合结构加层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31-52页 |
3.1 阻尼比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31-37页 |
3.1.1 结构的阻尼 | 第31-32页 |
3.1.2 不同阻尼比下结构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结果 | 第32-36页 |
3.1.3 不同阻尼比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 第36-37页 |
3.2 柱脚刚度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37-42页 |
3.2.1 柱脚连接的形式 | 第37-38页 |
3.2.2 不同柱脚刚度下结构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结果 | 第38-41页 |
3.2.3 不同柱脚刚度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 第41-42页 |
3.3 有无支撑加层形式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42-46页 |
3.3.1 有无支撑加层形式 | 第42-43页 |
3.3.2 不同加层形式下结构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结果 | 第43-45页 |
3.3.3 不同加层形式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 第45-46页 |
3.4 加层层数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46-50页 |
3.4.1 加层层数 | 第46-47页 |
3.4.2 不同加层层数下结构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结果 | 第47-49页 |
3.4.3 不同加层层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 第49-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4 组合结构加层的构造设计研究 | 第52-65页 |
4.1 加层柱脚节点的设计与构造 | 第52-61页 |
4.1.1 加层柱脚节点的设计 | 第52-57页 |
4.1.2 加层柱脚节点的构造 | 第57-61页 |
4.2 柱间支撑的设计与构造 | 第61-65页 |
4.2.1 柱间支撑设计的分析模型 | 第61页 |
4.2.2 不同支撑加层的分析结果 | 第61-63页 |
4.2.3 柱间支撑及其连接节点的构造 | 第63-6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