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1.1 纳米材料概述 | 第10-17页 |
1.1.1 纳米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 第10页 |
1.1.2 纳米材料的性质 | 第10-14页 |
1.1.3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4-17页 |
1.2 超支化聚合物的概述 | 第17-24页 |
1.2.1 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特征 | 第18-21页 |
1.2.2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21-22页 |
1.2.3 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 | 第22-24页 |
1.3 课题的提出 | 第24-26页 |
第二章 超支化聚酯分散的纳米银和纳米溴化银的制备、表征和抗菌性能的研究 | 第26-47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仪器与试剂 | 第26-28页 |
2.2.1 仪器 | 第26-27页 |
2.2.2 试剂 | 第27-28页 |
2.3 超支化聚酯的制备 | 第28页 |
2.3.1 超支化聚酯的合成 | 第28页 |
2.3.2 超支化聚酯的纯化 | 第28页 |
2.4 纳米银和纳米溴化银的制备 | 第28-29页 |
2.4.1 纳米银的制备 | 第29页 |
2.4.2 纳米溴化银的制备 | 第29页 |
2.5 培养基的配制和细菌的培养 | 第29-30页 |
2.5.1 Luria-Bertani 液体(LB 培养基)培养基的配制 | 第29-30页 |
2.5.2 Luria-Bertani 固体培养基的配制 | 第30页 |
2.5.3 沙氏液体培养基的配制 | 第30页 |
2.5.4 细菌准备 | 第30页 |
2.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0-46页 |
2.6.1 超支化聚酯的合成机理及红外表征 | 第30-33页 |
2.6.2 纳米银和纳米溴化银的合成图解及分散图 | 第33页 |
2.6.3 影响纳米银和纳米溴化银颗粒分散性的因素 | 第33-34页 |
2.6.4 NaBH_4的量对纳米银的形成的影响 | 第34-35页 |
2.6.5 纳米银及纳米溴化银体系的形成的外在条件控制 | 第35页 |
2.6.6 纳米银与纳米溴化银的形态学表征 | 第35-36页 |
2.6.7 纳米银与纳米溴化银抗菌性能的检测 | 第36-4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碳纳米管—银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7-64页 |
3.1 引言 | 第47页 |
3.2 仪器与试剂 | 第47-49页 |
3.2.1 仪器 | 第47-48页 |
3.2.2 试剂 | 第48-49页 |
3.3 单壁碳纳米管的修饰 | 第49-50页 |
3.3.1 单壁碳纳米管的纯化处理 | 第49页 |
3.3.2 单壁碳纳米管的羧基化 | 第49-50页 |
3.4 超支化聚酯对单壁碳纳米管的修饰 | 第50页 |
3.4.1 SWCNT-COCl 的制备 | 第50页 |
3.4.2 超支化聚酯对单壁碳纳米管的修饰 | 第50页 |
3.5 碳纳米管—银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50-51页 |
3.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1-62页 |
3.6.1 实验条件讨论 | 第51页 |
3.6.2 连羧基碳纳米管含量的检测 | 第51页 |
3.6.3 碳纳米管—银复合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检测 | 第51-58页 |
3.6.4 碳纳米管—银复合纳米材料催化性能的评价 | 第58-6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