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烟97在富川烟区的生产适应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烟草品种发展概况 | 第11页 |
1.2.2 国内烟草品种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1.2.3 国内其他产区品种比较的相关研究结果 | 第12-13页 |
1.3 环境对烤烟烤烟品种的影响 | 第13-14页 |
1.3.1 光照对烤烟品种的影响 | 第13页 |
1.3.2 海拔对烤烟品种的影响 | 第13-14页 |
1.3.3 土壤对烤烟品种的影响 | 第14页 |
1.4 烤烟品种对产质量的影响 | 第14-15页 |
1.5 粤烟97概况 | 第15页 |
1.6 富川烟区基本概况 | 第15-16页 |
1.6.1 富川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情况 | 第15页 |
1.6.2 富川地区烟叶种植概况 | 第15-16页 |
1.7 粤烟97在富川的适应性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2.1 田间多点对比试验 | 第18页 |
2.1.1 供试材料 | 第18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18页 |
2.2 中试试验 | 第18-19页 |
2.2.1 供试材料 | 第18-19页 |
2.2.2 试验设计 | 第19页 |
2.3 示范推广 | 第19页 |
2.3.1 供试材料 | 第19页 |
2.3.2 试验设计 | 第19页 |
2.4 观察、检测项目及要求 | 第19-21页 |
2.4.1 烟株的田间观测 | 第19-20页 |
2.4.2 烟株的病害观测 | 第20页 |
2.4.3 烟叶的经济性状指标 | 第20页 |
2.4.4 外观质量指标 | 第20页 |
2.4.5 化学成分指标 | 第20页 |
2.4.6 感官质量指标 | 第20-21页 |
2.5 数据分析 | 第21-22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2-40页 |
3.1 田间多点对比试验 | 第22-29页 |
3.1.1 品种生育期 | 第22页 |
3.1.2 品种植物学性状 | 第22-23页 |
3.1.3 品种主要农艺性状 | 第23页 |
3.1.4 品种田间病害发生情况 | 第23-24页 |
3.1.5 品种烤烟原烟外观质量 | 第24-26页 |
3.1.6 品种主要经济性状 | 第26-27页 |
3.1.7 品种化学成分分析 | 第27-28页 |
3.1.8 品种感官质量评价 | 第28页 |
3.1.9 田间小区试验结论及讨论 | 第28-29页 |
3.2 粤烟97与对照品种云烟87的中试试验 | 第29-36页 |
3.2.1 品种生育期 | 第29-30页 |
3.2.2 品种植物学性状 | 第30页 |
3.2.3 品种主要农艺性状 | 第30-31页 |
3.2.4 品种田间病害发生情况 | 第31页 |
3.2.5 品种烤烟原烟外观质量 | 第31-33页 |
3.2.6 品种主要经济性状 | 第33-34页 |
3.2.7 品种化学成分分析 | 第34-35页 |
3.2.8 品种感官质量评价 | 第35-36页 |
3.2.9 中试试验结论及讨论 | 第36页 |
3.3 粤烟97的示范推广 | 第36-40页 |
3.3.1 粤烟97生育期情况 | 第36页 |
3.3.2 粤烟97植物学性状 | 第36页 |
3.3.3 粤烟97主要农艺性状 | 第36-37页 |
3.3.4 粤烟97田间病害发生情况 | 第37页 |
3.3.5 粤烟97烤后原烟外观质量 | 第37-38页 |
3.3.6 粤烟97主要经济性状 | 第38页 |
3.3.7 粤烟97化学成分分析 | 第38页 |
3.3.8 粤烟97感官质量评价 | 第38-39页 |
3.3.9 工业可用性评价 | 第39-40页 |
第4章 小结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