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硅藻土表面改性负载石榴皮抗菌组分及性能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抗菌材料第10-12页
        1.1.1 天然抗菌材料第10-11页
        1.1.2 有机抗菌材料第11页
        1.1.3 无机抗菌材料第11-12页
    1.2 植物源抗菌材料第12-16页
        1.2.1 抗菌植物提取物第12-13页
        1.2.2 抗菌植物提取工艺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抗菌植物提取物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4 矿物负载植物抗菌材料的研究第16页
    1.3 硅藻土基抗菌材料的研究第16-18页
        1.3.1 硅藻土概况第16-17页
        1.3.2 硅藻土基抗菌材料研究现状第17-18页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第20-28页
    2.1 实验材料第20-21页
    2.2 实验设备第21页
    2.3 研究路线第21-22页
    2.4 实验方法第22-25页
        2.4.1 抗菌植物提取及活性成分测定第22-23页
        2.4.2 硅藻土表面改性及负载石榴皮提取物第23-25页
    2.5 性能测试第25-27页
        2.5.1 抗菌活性测试第25-26页
        2.5.2 石榴皮提取物及复合材料抗菌稳定性检测第26页
        2.5.3 石榴皮提取物及复合材料H3N2流感病毒灭活实验第26-27页
    2.6 材料分析表征第27-28页
        2.6.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第27页
        2.6.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27页
        2.6.3 比表面积分析(BET)第27页
        2.6.4 Zeta电位测试第27页
        2.6.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27-28页
第3章 抗菌植物筛选及提取条件优化第28-42页
    3.1 抗菌植物筛选第28-35页
        3.1.1 抗菌植物提取第28-29页
        3.1.2 植物浸膏抗菌活性第29-31页
        3.1.3 抗菌植物最小抑菌浓度第31-35页
    3.2 石榴皮提取条件优化第35-40页
        3.2.1 提取条件对活性成分提取的影响第35-36页
        3.2.2 石榴皮活性成分测定方法第36-37页
        3.2.3 石榴皮提取条件优化结果分析第37-40页
    3.3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4章 硅藻土表面改性及负载石榴皮提取物的研究第42-58页
    4.1 硅藻土表面改性及对石榴皮提取物的负载第42-49页
        4.1.1 抗菌活性结果分析第42-45页
        4.1.2 材料表面官能团变化分析第45-46页
        4.1.3 材料微观形貌变化分析第46-47页
        4.1.4 OH~-与Al~(3+)的摩尔比对复合材料抗菌性的影响第47-49页
    4.2 Al~(3+)/OH~-无机改性对硅藻土负载影响的分析研究第49-54页
        4.2.1 Al~(3+)/OH~-无机改性对硅藻土负载量的影响第49页
        4.2.2 材料表面元素含量变化分析第49-51页
        4.2.3 材料Zeta电位变化测试分析第51-52页
        4.2.4 材料比表面积变化分析第52页
        4.2.5 硅藻土无机改性及负载机理分析第52-54页
    4.3 提取物及复合材料抗菌稳定性及抗病毒活性测试第54-56页
        4.3.1 提取物及复合材料抗菌稳定性第54-55页
        4.3.2 提取物及复合材料对H3N2流感病毒灭活性能第55-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所获奖励第66-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稀土掺杂的四氟化物纳米颗粒的结构、发光和温度敏感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Eudragit的pH敏纳米载药体系的制备与释药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