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汉代抒情赋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1页
第2章 士到士大夫:汉代士人身份的转变第11-23页
    2.1 汉初士人的人生际遇与精神归宿第11-15页
        2.1.1 士风渐微:游士最后的春天第11-13页
        2.1.2 黄老之学与楚文化对儒士的影响第13-15页
    2.2 大一统格局下的士人抉择第15-19页
        2.2.1 士人的进取用世第15-17页
        2.2.2 儒学一统下的士人精神建构第17-19页
    2.3 东汉时势新变对于士人的影响第19-23页
        2.3.1 东汉后期士人仕途选择与道统坚守第19-20页
        2.3.2 东汉士人入世之外的精神寄托第20-23页
第3章 汉代抒情赋折射的赋家精神境遇第23-35页
    3.1 汉代赋家的失志不遇和人生安顿第23-31页
        3.1.1 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第24-25页
        3.1.2 董仲舒与司马迁的“悲士不遇”第25-26页
        3.1.3 东方朔《答客难》与其后的“对问体”赋作第26-27页
        3.1.4 刘歆《遂初赋》与其他述行赋第27-29页
        3.1.5 崔篆与冯衍:臣子失节之痛第29-30页
        3.1.6 赵壹:王朝最后的呐喊者第30-31页
    3.2 宫怨、悼亡与田园第31-35页
        3.2.1 宫女与帝王的情感诉求第31-32页
        3.2.2 张衡与《归田赋》第32-35页
第4章 汉代抒情赋的价值及地位第35-41页
    4.1 对于屈原的尊崇和受其影响的抒情赋创作第35-38页
    4.2 汉代抒情赋的题材开拓与艺术表现第38-39页
    4.3 汉代抒情赋的地位评价第39-41页
结语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科学隐喻中的语境功能
下一篇:李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