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儿科论文

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缩略词表第12-13页
前言第13-14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4-23页
    1 中医研究第14-19页
        1.1 历史沿革第14页
        1.2 病因病机第14-15页
            1.2.1 病因第14-15页
            1.2.2 病机第15页
        1.3 辨证分型第15-16页
        1.4 治疗原则第16页
        1.5 治疗方法第16-19页
            1.5.1 方药治疗第16-18页
            1.5.2 外治法第18页
            1.5.3 食疗法第18-19页
            1.5.4 情志疗法第19页
    2 西医研究第19-23页
        2.1 病因第19-20页
        2.2 发病机制第20-21页
        2.3 治疗方法第21-23页
            2.3.1 药物治疗第21页
            2.3.2 理疗法第21-23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3-30页
    1 诊断标准第23页
        1.1 中医诊断标准第23页
        1.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第23页
        1.3 西医诊断标准第23页
    2 纳入标准第23页
    3 排除标准第23-24页
    4 一般资料第24页
        4.1 病例来源第24页
        4.2 病例分析第24页
    5 治疗方法第24-25页
    6 观察指标第25页
        6.1 安全性观察(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第25页
        6.2 疗效观察第25页
    7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评价第25-26页
    8 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第26-27页
    9 统计分析第27页
    10 结果第27-30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30-38页
    1 关于小儿厌食症病因病机探讨第30-31页
        1.1 生理病理特点第30-31页
        1.2 先天后天因素第31页
    2 关于小儿厌食症治疗的探讨第31-32页
        2.1 辨证是关键第31-32页
        2.2 以法用方第32页
    3 关于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探讨第32-36页
        3.1 七味白术散组方及组方分析第32-33页
        3.2 主要药物的药理学研究第33-35页
        3.3 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理论探讨第35-36页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第36-37页
    5 不足与展望第37-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4页
附录第44-51页
    1 综述第44-50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2 附表1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循环纤维细胞在大鼠IgA肾病慢性进展过程中的作用
下一篇:EV71型手足口病C57乳鼠动物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