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机务企业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3-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2.1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 第17-19页 |
2.1.1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 第17页 |
2.1.2 全面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1.3 全面风险管理COSO框架 | 第18-19页 |
2.2 铁路行业风险管理研究 | 第19-21页 |
2.2.1 国外铁路风险管理研究与发展 | 第19-20页 |
2.2.2 国内铁路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2.3 机务企业风险管理相关研究 | 第21-23页 |
3. 机务企业及其风险管理概况 | 第23-29页 |
3.1 机务企业概况 | 第23-25页 |
3.1.1 机务企业内涵 | 第23页 |
3.1.2 机务企业组织结构 | 第23-24页 |
3.1.3 机务企业人员结构 | 第24页 |
3.1.4 机务企业风险特征 | 第24-25页 |
3.2 机务企业风险管理现状 | 第25-29页 |
3.2.1 风险管理理念滞后 | 第26-27页 |
3.2.2 风险管理信息不完善 | 第27页 |
3.2.3 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低 | 第27-29页 |
4. 机务企业风险识别与指标体系构建 | 第29-38页 |
4.1 风险识别方法 | 第29-30页 |
4.2 机务企业风险类型 | 第30-33页 |
4.2.1 机务企业常见风险环节 | 第30页 |
4.2.2 机务企业风险调查结果 | 第30-33页 |
4.3 机务企业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3-38页 |
4.3.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33页 |
4.3.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3-38页 |
5. 风险评估与关键风险原因 | 第38-58页 |
5.1 机务企业全面风险评估模型 | 第38-50页 |
5.1.1 模糊层次分析方法(FAHP) | 第38-39页 |
5.1.2 评价指标的初始风险值评定 | 第39-43页 |
5.1.3 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 第43-50页 |
5.2 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第50-54页 |
5.2.1 机务企业风险值评定 | 第50-53页 |
5.2.2 关键风险的确定 | 第53-54页 |
5.3 机务企业关键风险分析 | 第54-58页 |
5.3.1 人—机—环—管分析 | 第54-56页 |
5.3.2 关键风险原因分析 | 第56-58页 |
6. 结论与启示 | 第58-62页 |
6.1 结论 | 第58页 |
6.2 管理启示 | 第58-60页 |
6.2.1 改善风险管理内部环境 | 第58-59页 |
6.2.2 完善风险信息系统建设 | 第59-60页 |
6.2.3 加强关键风险管控 | 第60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80页 |
附录1: 机务企业企业风险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 第65-67页 |
附录2: 机务企业风险识别调查问卷 | 第67-70页 |
附录3: 机务企业风险评估调查问卷 | 第70-76页 |
附录4: 机务企业关键风险分析调查问卷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件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