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多孔材料应用及发展 | 第13-15页 |
1.2.1 多孔材料的特性 | 第13-14页 |
1.2.2 多孔材料制备方法与技术 | 第14页 |
1.2.3 多孔材料各领域应用 | 第14-15页 |
1.3 蜂窝催化载体 | 第15-22页 |
1.3.1 陶瓷蜂窝载体与金属蜂窝载体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16-18页 |
1.3.2 陶瓷蜂窝载体与金属蜂窝载体特点 | 第18-20页 |
1.3.3 陶瓷蜂窝与传统金属蜂窝对比 | 第20-22页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22-26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第二章 挤压工艺实验研究 | 第26-40页 |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第26-27页 |
2.1.1 实验原材料 | 第26-27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27页 |
2.2 实验工艺路线和方法 | 第27-31页 |
2.2.1 实验工艺路线 | 第27-28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8-31页 |
2.3 挤压工艺优化研究 | 第31-35页 |
2.3.1 粘结剂的选择和设计 | 第31-32页 |
2.3.2 配料比的确定 | 第32-33页 |
2.3.3 入料圈的选择 | 第33-34页 |
2.3.4 定径圈的选择 | 第34页 |
2.3.5 配料比、入料圈与挤压力的关系 | 第34-35页 |
2.3.6 蜂窝成形性的比较 | 第35页 |
2.4 挤压蜂窝缺陷分析 | 第35-37页 |
2.4.1 表面缺料 | 第36页 |
2.4.2 内部孔壁塌陷 | 第36页 |
2.4.3 表面起皱 | 第36-37页 |
2.5 挤压蜂窝缺陷影响因素 | 第37-38页 |
2.5.1 成形模具的影响 | 第37页 |
2.5.2 挤压料配比的影响 | 第37页 |
2.5.3 挤压力、入料圈、定径圈的影响 | 第37-38页 |
2.5.4 干燥工艺的影响 | 第3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烧结实验研究及烧结蜂窝组织结构分析 | 第40-74页 |
3.1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3.1.2 实验设备 | 第40-41页 |
3.1.3 烧结工艺 | 第41-42页 |
3.2 粉末烧结基础理论 | 第42-46页 |
3.2.1 粉末烧结原理 | 第42页 |
3.2.2 粉末烧结的分类 | 第42页 |
3.2.3 烧结的基本过程 | 第42-43页 |
3.2.4 烧结的热力学问题 | 第43-44页 |
3.2.5 烧结机制 | 第44-46页 |
3.3 烧结工艺的研究 | 第46-72页 |
3.3.1 烧结时间的影响 | 第47-50页 |
3.3.2 烧结温度的影响 | 第50-52页 |
3.3.3 烧结气氛的影响 | 第52-62页 |
3.3.4 添加Al_2O_3的影响 | 第62-7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四章 蜂窝烧结结构参数和性能研究 | 第74-92页 |
4.1 蜂窝结构参数 | 第74-75页 |
4.2 蜂窝的比表面积 | 第75-77页 |
4.2.1 比表面积 | 第75-76页 |
4.2.2 比表面积测量方法 | 第76页 |
4.2.3 比表面积测量参数 | 第76-77页 |
4.3 蜂窝的表面吸附性 | 第77-82页 |
4.3.1 涂层实验 | 第77-78页 |
4.3.2 涂层负载组织结构分析 | 第78-82页 |
4.3.3 涂层负载性能测试 | 第82页 |
4.4 抗氧化性能 | 第82-85页 |
4.5 Al_2O_3/FE基蜂窝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85-89页 |
4.5.1 氩气中烧结Al_2O_3/Fe基蜂窝的力学分析 | 第86-88页 |
4.5.2 氢气中烧结Al_2O_3/Fe基蜂窝的力学性能 | 第88-8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9-92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92-94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92-93页 |
5.2 展望 | 第93页 |
5.3 创新点 | 第93页 |
5.4 存在问题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2页 |
附录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