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LIM激酶在慢性疼痛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2-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48页
    1.1 前言第14-15页
    1.2 疼痛信号的传递通路第15-22页
        1.2.1 外周传入神经第15-17页
        1.2.2 下行输入第17页
        1.2.3 脊髓背角神经组织结构第17-22页
            1.2.3.1 中间神经元第18-19页
            1.2.3.2 投射神经元第19-20页
            1.2.3.3 脊髓背角浅层的神经环路第20-22页
        1.2.4 痛觉感知脑区第22页
    1.3 疼痛的分类第22-25页
        1.3.1 伤害性疼痛第23-24页
        1.3.2 炎症性疼痛第24页
        1.3.3 病理性疼痛第24-25页
    1.4 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第25-33页
        1.4.1 外周敏化第25-26页
        1.4.2 中枢敏化第26-33页
            1.4.2.1 去抑制第27-29页
            1.4.2.2 突触可塑性变化第29-31页
            1.4.2.3 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第31页
            1.4.2.4 Aβ级传入神经功能变化第31-33页
        1.4.3 小结第33页
    1.5 LIM激酶第33-41页
        1.5.1 LIM激酶第33-36页
        1.5.2 LIMKs在细胞中的功能第36-38页
        1.5.3 LIMKs在疾病中的功能第38-40页
            1.5.3.1 基因缺失疾病第38-39页
            1.5.3.2 癌症第39页
            1.5.3.3 慢性疼痛第39-40页
            1.5.3.4 其他疾病第40页
        1.5.4 LIMKs活性抑制药物第40-41页
    1.6 止痛药的研发第41-46页
        1.6.1 以阿片系统为靶标的止痛药物第41-43页
        1.6.2 以非阿片类G蛋白偶联受体为靶点第43页
        1.6.3 以离子通道为止痛药物靶点第43-45页
        1.6.4 以酶作为止痛药物靶点第45页
        1.6.5 小结第45-46页
    1.7 总结与展望第46-48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8-58页
    2.1 试验试剂,仪器和实验动物第48-53页
        2.1.1 实验试剂第48-51页
        2.1.2 实验仪器第51-52页
        2.1.3 实验动物第52-53页
    2.2 实验方法第53-58页
        2.2.1 行为学测试第53-54页
        2.2.2 慢性疼痛造模第54-55页
        2.2.3 鞘内给药第55页
        2.2.4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第55页
        2.2.5 显微镜设置和图像分析第55-56页
        2.2.6 突触蛋白分离第56页
        2.2.7 蛋白印记分析第56-57页
        2.2.8 电生理记录第57页
        2.2.9 统计与分析第57-58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8-84页
    第一节: LIMKs敲除小鼠的痛觉表型检测与差异比较第58-68页
        3.1.1 研究目的第58页
        3.1.2 实验结果第58-66页
            3.1.2.1 LIMKs敲除对cofilin的磷酸化水平以及脊髓背角结构的影响第58-60页
            3.1.2.2 LIMKs敲除小鼠的急性疼痛表型观测第60-61页
            3.1.2.3 LIMKs敲除小鼠在不同慢性疼痛模型中的表型观测第61-66页
        3.1.3 讨论第66-68页
    第二节: LIMKs对中枢敏化的调控机制以及基于LIMKs活性的慢性疼痛药物研究第68-84页
        3.2.1 研究目的第68页
        3.2.2 实验结果第68-81页
            3.2.2.1 脊髓背角神经元电生理性能检测第68-71页
            3.2.2.2 LIMKs缺失影响脊髓背角浅层的突触生成第71-73页
            3.2.2.3 神经损伤后LIMKs及底物蛋白活性检测第73-74页
            3.2.2.4 不同剂量LIMKi -3对LIMKs活性的调节作用第74-76页
            3.2.2.5 LIMKi-3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控作用第76-80页
            3.2.2.6 LIMKi-3对手术痛具有潜在的治疗效果第80-81页
        3.2.3 讨论第81-84页
参考文献第84-110页
致谢第110-112页
作者简介第112-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细胞代谢物对心肌细胞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溶气水法制备纳米含气脂质体及其超声诊疗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