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皮肤病学与性病学论文--病毒性皮肤病论文--疣论文

干扰素联合电离子脉冲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前言第4-5页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10-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14页
第2章 综述第14-35页
    2.1 前言第14页
    2.2 病因及传播途径第14-15页
        2.2.1 性接触传播第15页
        2.2.2 母婴传播第15页
        2.2.3 间接接触传播第15页
    2.3 发病机制研究第15-19页
        2.3.1 免疫机制第16-18页
        2.3.2 性激素理论第18-19页
    2.4 CA 高复发率的原因第19-22页
        2.4.1 HPV 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第19-20页
        2.4.2 患者的细胞免疫改变第20-21页
        2.4.3 治疗不规范第21-22页
        2.4.4 病变部位相对潮湿第22页
        2.4.5 性伴未能及时治疗第22页
        2.4.6 其他原因第22页
    2.5 临床表现第22-23页
    2.6 分型第23-25页
        2.6.1 菜花型尖锐湿疣第23-24页
        2.6.2 丘疹型尖锐湿疣第24页
        2.6.3 角化型尖锐湿疣第24页
        2.6.4 巨大型尖锐湿疣第24-25页
    2.7 实验室检查第25-26页
        2.7.1 醋酸白试验第25页
        2.7.2 组织病理学检查第25-26页
        2.7.3 细胞学检查第26页
        2.7.4 分子生物学检查第26页
    2.8 治疗第26-35页
        2.8.1 外用药物第26-28页
        2.8.2 物理疗法第28-31页
        2.8.3 内用药物第31-33页
        2.8.4 其他方法第33-35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第35-40页
    3.1 治疗药物与仪器第35页
    3.2 病例资料第35-38页
    3.3 治疗方法第38页
    3.4 术后随访及记录第38页
    3.5 疗效判定方法及标准第38-39页
    3.6 治疗不良反应观察第39页
    3.7 统计分析第39-40页
第4章 结果第40-47页
    4.1 患者一般资料第40-43页
    4.2 记录结果及评价第43-46页
    4.3 不良反应第46-47页
第5章 讨论第47-49页
第6章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60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VIM和DKI在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下一篇:肠内加肠外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