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一)国内同类课题研究 | 第9-12页 |
(二)国外同类立法研究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及理论框架 | 第13-15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二)理论框架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概述 | 第15-25页 |
第一节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起源与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一、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起源 | 第15-16页 |
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第二节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及特点 | 第19-23页 |
一、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 | 第19-21页 |
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特点 | 第21-23页 |
第三节 构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3-25页 |
一、构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性 | 第23页 |
二、构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可行性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立法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25-32页 |
第一节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立法现状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7-32页 |
一、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来源单一,原告主体过窄 | 第27-28页 |
二、诉前程序不够力度 | 第28-29页 |
三、检察机关证明责任过重 | 第29-31页 |
四、诉讼成本过高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国外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借鉴 | 第32-40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 第32-34页 |
一、美国的公民诉讼 | 第32-33页 |
二、英国的检举人诉讼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 第34-37页 |
一、德国的团体诉讼 | 第34-36页 |
二、法国的越权之诉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国外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7-40页 |
一、应扩大适格原告资格 | 第37-38页 |
二、应完善诉讼举证责任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 | 第40-48页 |
第一节 扩宽案件来源,扩大适格原告主体 | 第40-43页 |
一、扩宽案件来源 | 第40-41页 |
二、确立公民个人适格原告资格 | 第41-42页 |
三、扩大环保组织适格原告资格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完善诉前程序 | 第43-44页 |
一、细化诉前程序配套规定 | 第43页 |
二、完善检察建议回复机制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建立合理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 第44-46页 |
一、减轻检察机关的举证责任 | 第45页 |
二、规定行政机关的举证责任 | 第45-46页 |
第四节 构建环保基金制度 | 第46-48页 |
一、国家财政专项拨款 | 第46-47页 |
二、建立环保基金会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