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疾病标志物和病原菌检测新方法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縮写符号对照表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9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化学发光基本理论第11-12页
        1.2.1 化学发光反应的基本理论第11-12页
        1.2.2 化学发光分析法原理第12页
    1.3 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第12-13页
    1.4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第13-17页
        1.4.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原理第13-14页
        1.4.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第14-17页
    1.5 共振能量转移第17-18页
    1.6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应用第18-22页
        1.6.1 疾病标志物的检测第18-20页
        1.6.2 病原菌的检测第20-22页
    1.7 本文研究思路及创新点第22-24页
    参考文献第24-29页
第2章 基于共振能量转移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人血清转铁蛋白第29-42页
    2.1 引言第29-30页
    2.2 实验部分第30-32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30-31页
        2.2.2 ACNPs的制备第31页
        2.2.3 ACNP-TRF复合探针的制备第31-32页
        2.2.4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步骤第3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2-38页
        2.3.1 ACNPs的表征第32-33页
        2.3.2 基于CRET的免疫分析的原理第33-34页
        2.3.3 ACNPs的猝灭效率第34-35页
        2.3.4 免疫反应的条件优化第35-36页
        2.3.5 特异性考察第36页
        2.3.6 TRF的检测第36-37页
        2.3.7 实际样品检测第37-38页
    2.4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第3章 基于双位点分子识别模式的化学发光类免疫分析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第42-51页
    3.1 引言第42-43页
    3.2 实验部分第43-44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43页
        3.2.2 细菌标本的制备第43-44页
        3.2.3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步骤第4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4-48页
        3.3.1 基于双位点分子识别的化学发光类夹心式免疫分析的原理第44-45页
        3.3.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条件优化第45-47页
        3.3.3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第47-48页
    3.4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氮掺杂炭纳米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分析某些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