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结晶法纯化对二甲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1.1 对二甲苯概况 | 第10-14页 |
1.1.1 对二甲苯的性质与应用 | 第10-11页 |
1.1.2 对二甲苯工业供需状况 | 第11-12页 |
1.1.3 对二甲苯分离方法 | 第12-14页 |
1.2 熔融结晶分离技术 | 第14-19页 |
1.2.1 熔融结晶法原理 | 第14-16页 |
1.2.2 熔融结晶法分类 | 第16-17页 |
1.2.3 熔融结晶的优势 | 第17-18页 |
1.2.4 熔融结晶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 降膜结晶技术 | 第19-23页 |
1.3.1 降膜结晶技术的特点 | 第19页 |
1.3.2 降膜结晶工业装置 | 第19-22页 |
1.3.3 国内外关于降膜结晶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4 精馏技术 | 第23-25页 |
1.4.1 精馏过程原理 | 第23-25页 |
1.4.2 模拟精馏 | 第25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5-28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5.2 研究工作的意义 | 第26-28页 |
第2章 对二甲苯与甲苯固液相平衡研究 | 第28-42页 |
2.1 固液相平衡研究进展 | 第28-33页 |
2.1.1 相图 | 第28-30页 |
2.1.2 固液相平衡模型 | 第30-32页 |
2.1.3 固液相平衡测定方法 | 第32-33页 |
2.2 对二甲苯相图的测定 | 第33-35页 |
2.2.1 实验原理 | 第33-34页 |
2.2.2 实验装置 | 第34-35页 |
2.2.3 实验样品 | 第35页 |
2.2.4 实验步骤 | 第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2.3.1 对二甲苯的相图特征 | 第35-36页 |
2.3.2 对二甲苯熔化焓的确定 | 第36页 |
2.3.3 不同活度系数模型的应用 | 第36-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3章 液膜结晶数学模型 | 第42-52页 |
3.1 液膜结晶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2-45页 |
3.2 物性参数 | 第45-47页 |
3.2.1 密度的测定 | 第45-46页 |
3.2.2 粘度的测定 | 第46页 |
3.2.3 导热系数的计算 | 第46-47页 |
3.2.4 比热熔 | 第47页 |
3.2.5 熔化焓 | 第47页 |
3.3 模型计算结果 | 第47-51页 |
3.3.1 模型计算准确性验证 | 第47-48页 |
3.3.2 模型模拟不同操作工况 | 第48-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对二甲苯熔融结晶分离工艺研究 | 第52-60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2-54页 |
4.1.1 实验装置 | 第52-53页 |
4.1.2 实验原料 | 第53页 |
4.1.3 实验步骤 | 第53-54页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58页 |
4.2.1 结晶过程操作参数的影响 | 第54-56页 |
4.2.2 发汗过程操作参数的影响 | 第56-58页 |
4.3 对二甲苯熔融结晶分离工艺的确定 | 第58-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熔融结晶与精馏分离成本核算 | 第60-68页 |
5.1 对二甲苯精馏分离过程模拟 | 第60-63页 |
5.1.1 模块流程的确定 | 第60-61页 |
5.1.2 选择物性方法 | 第61页 |
5.1.3 分离要求 | 第61页 |
5.1.4 精馏塔模块输入 | 第61-62页 |
5.1.5 模拟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62-63页 |
5.2 精馏塔优化分析 | 第63-66页 |
5.2.1 进料位置的影响 | 第63-64页 |
5.2.2 回流比的影响 | 第64-65页 |
5.2.3 进料温度的影响 | 第65页 |
5.2.4 模拟优化结果 | 第65-66页 |
5.3 熔融结晶与精馏分离过程成本核算 | 第66-68页 |
5.3.1 成本计算 | 第66-67页 |
5.3.2 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67-6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附录 | 第76-7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