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11-16页 |
1. 中医学对经间期出血的相关认识 | 第11-14页 |
1.1 病因病机 | 第11-12页 |
1.1.1 肾阴亏虚是经间期出血的主要病因 | 第11-12页 |
1.1.2 内因外邪均可能导致经间期出血加剧和反复发作 | 第12页 |
1.2 临床治疗 | 第12-14页 |
1.2.1 中医的辩证论治思路 | 第12-13页 |
1.2.2 经验方 | 第13-14页 |
1.2.3 口服药外其他治法 | 第14页 |
2. 西医学对排卵期出血的相关认识 | 第14-16页 |
2.1 病因学研究 | 第14-15页 |
2.2 临床治疗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临床实验与结果 | 第16-22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6-17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6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6-17页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6页 |
1.2.2 中医辨证标准 | 第16页 |
1.2.3 中医症候量化分级评分标准 | 第16-17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17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1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2.2 治疗方案 | 第17-18页 |
2.3 观察指标 | 第18-19页 |
2.3.1 安全性观测 | 第18页 |
2.3.2 临床观察指标 | 第18-19页 |
2.4 统计方法 | 第1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9-22页 |
3.1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第19页 |
3.2 两组患者病程时间比较 | 第19页 |
3.3 两组患者出血持续时间比较 | 第19-20页 |
3.4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指标比较 | 第20页 |
3.5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20-21页 |
3.6 两组患者雌二醇指标比较 | 第21页 |
3.7 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22-29页 |
1. 滋阴活血生精汤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1.1 祖国医学对经间期出血的认识 | 第22-23页 |
1.2 现代医学对经间期出血的认识 | 第23页 |
1.3 滋阴活血生精汤的辨证思路 | 第23-26页 |
1.3.1 概述 | 第23-24页 |
1.3.2 方解释义 | 第24-26页 |
1.3.3 现代药理学分析 | 第26页 |
2. 加味二至地黄汤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简介 | 第26-27页 |
3. 研究结果分析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附录 | 第31-3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