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1.2 液压支架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液控单向阀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4 CFD技术发展及其在液压阀研发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5 液控单向阀在液压支架中的作用 | 第20-21页 |
1.6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单向阀的分类和流体动力学的介绍 | 第22-30页 |
2.1 单向阀的结构形式 | 第22-25页 |
2.1.1 直通式单向阀结构形式 | 第22-23页 |
2.1.2 液控单向阀 | 第23页 |
2.1.3 双液控单向阀 | 第23-25页 |
2.2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第25-26页 |
2.2.1 质量守恒方程(连续方程) | 第25页 |
2.2.2 动量守恒方程(Navier-Stokes方程) | 第25-26页 |
2.3 湍流模型 | 第26-28页 |
2.4 总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液控套筒节流式单向阀结构仿真与优化 | 第30-47页 |
3.1 大流量液控单向阀的结构 | 第30-31页 |
3.2 三维流道建模与网格划分 | 第31-32页 |
3.2.1 Pro/E软件的介绍 | 第31页 |
3.2.2 应用Gambit对流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 第31-32页 |
3.3 CFD数值模拟 | 第32页 |
3.4 液控套筒节流式单向阀的内流道仿真与改进 | 第32-37页 |
3.4.1 相同开口度,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流场仿真 | 第32-35页 |
3.4.2 液控套筒节流式单向阀阀套的结构改进 | 第35-36页 |
3.4.3 改进后仿真计算 | 第36-37页 |
3.4.4 通流面积的增加对阀出口处的流量的影响 | 第37页 |
3.5 液控套筒节流式单向阀的流固耦合分析 | 第37-41页 |
3.5.1 流固耦合简介 | 第38页 |
3.5.2 ANSYS流固耦合 | 第38-39页 |
3.5.3 流固耦合的控制方程 | 第39-40页 |
3.5.4 单向流固耦合分析 | 第40页 |
3.5.5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 第40-41页 |
3.6 瞬态流场分析 | 第41-45页 |
3.6.1 公式推导 | 第42-43页 |
3.6.2 瞬态流场仿真分析 | 第43-4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气穴现象对液控套筒节流式单向阀性能的影响 | 第47-54页 |
4.1 气穴 | 第47页 |
4.1.1 气穴产生的原因 | 第47页 |
4.1.2 气穴的危害 | 第47页 |
4.2 产生气穴的可能性分析和三维流场的空化模型 | 第47-50页 |
4.2.1 产生气穴的可能性分析 | 第47-48页 |
4.2.2 空化模型的选择 | 第48-49页 |
4.2.3 气穴现象对液控套筒节流式单向阀影响分析 | 第49-50页 |
4.3 减小气穴的方法研究 | 第50-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液控套筒节流式单向阀动态特性分析 | 第54-62页 |
5.1 液压系统AMESIM仿真软件的介绍 | 第54页 |
5.1.1 AMEsim软件的仿真步骤 | 第54页 |
5.2 液控套筒节流式单向阀的动态特性仿真 | 第54-57页 |
5.2.1 液压支架系统中重要元件的仿真模型建立 | 第55-56页 |
5.2.2 液压支架系统整体工作回路AMEsim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6-57页 |
5.3 液控套筒节流式单向阀仿真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5.3.1 阀芯锥角改变后的AMEsim仿真分析 | 第57-59页 |
5.3.2 不同阀套结构下的动态特性分析 | 第59-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