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论文--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论文--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论文

石渠阁会议“齐鲁学之争”再探讨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绪论第10-14页
    一、写作缘起第10页
    二、石渠阁会议与“齐鲁学之争”研究现状第10-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页
    四、重点、难点、创新点第13-14页
第一章 石渠阁会议考辨第14-21页
    第一节 石渠阁会议召开始末第14-18页
        一、石渠阁会议的背景及经过第14-15页
        二、石渠阁会议召开年代考第15-18页
    第二节 诸家关于石渠阁会议召开原因探讨第18-21页
第二章 从石渠阁会议看所谓“齐鲁学之争”第21-34页
    第一节 从会议进程看所谓“齐鲁学之争”第21-22页
    第二节 从参会者角度看所谓“齐鲁学之争”第22-28页
        一、从参会者所学经书源流看所谓“齐鲁学之争”第22-27页
        二、从参会者人际关系看所谓“齐鲁学之争”第27-28页
    第三节 从经学与禄利关系看所谓“齐鲁学之争”第28-34页
        一、经学作为禄利之途发展的阶段性第28-30页
        二、从参会者仕途看所谓“齐鲁学之争”第30-34页
第三章 从西汉中期经学发展看所谓“齐鲁学之争”第34-49页
    第一节 从地域角度看西汉中期经学发展并无滋生“齐鲁学之争”的土壤第34-40页
        一、经学传播与地域的关系第34-35页
        二、《史》《汉》所见《诗》学,齐、鲁学称谓的异同第35-38页
            (一)《史》《汉》所见《诗》学不同称谓与地域的关系第35-36页
            (二)齐、鲁学只见于《汉书》不见于《史记》第36-38页
        三、西汉中前期经学家对经书的选择与地域关系第38-40页
            (一)石渠阁会议召开前经学家对经书选择与地域关系第38-39页
            (二)石渠阁会议参会者对经书选择与地域关系第39-40页
    第二节 从经书文本看所谓“齐鲁学之争”——以竹简本《论语》和今本《论语》为例第40-44页
    第三节 从齐鲁文化融合角度看所谓“齐鲁学之争”第44-49页
        一、齐、鲁文化的差异与融合第44-47页
        二、“齐鲁”作为统一名词出现第47-49页
第四章 石渠阁会议汉宣帝广学原因探索第49-54页
    第一节 石渠阁会议与博士官制度改革第49-51页
    第二节 广学以冲淡《公羊》学的不利影响第51-54页
第五章 班固的历史建构第54-60页
    第一节 西汉末经学发展趋势对班固的影响第54-56页
    第二节 今古文经学之争对班固的影响第56-60页
结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反攻》半月刊研究
下一篇:两汉谶纬政治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