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文章综述 | 第10-18页 |
1.1 Tec的结构 | 第10-11页 |
1.2 Tec上游作用分子 | 第11-14页 |
1.2.1 淋巴细胞表面抗原与Tec作用 | 第11-12页 |
1.2.2 细胞因子受体与Tec作用 | 第12-13页 |
1.2.3 异三聚体G蛋白偶联受体(GPCR)与Tec作用 | 第13页 |
1.2.4 整合素与Tec作用 | 第13页 |
1.2.5 Tec激酶的负调控 | 第13-14页 |
1.3 Tec下游作用分子 | 第14-15页 |
1.3.1 Tec与PLC-γ2 作用 | 第15页 |
1.3.2 Tec与支架蛋白BRDG1作用 | 第15页 |
1.3.3 Tec与PI3-K的影响 | 第15页 |
1.4 Tec在体内的功能 | 第15-17页 |
1.4.1 诱导Bcl-xl | 第16页 |
1.4.2 调节Rho | 第16页 |
1.4.3 调控c-fos转录 | 第16页 |
1.4.4 与T细胞作用 | 第16-17页 |
1.5 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七鳃鳗Tec基因的分子克隆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8-40页 |
2.1 七鳃鳗Tec基因的分子克隆 | 第18-28页 |
2.1.1 材料 | 第18-19页 |
2.1.2 方法 | 第19-25页 |
2.1.2.1 七鳃鳗白细胞分离 | 第19页 |
2.1.2.2 总RNA提取--Trizol法 | 第19页 |
2.1.2.3 引物设计 | 第19-20页 |
2.1.2.4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 | 第20-22页 |
2.1.2.5 3′RACE扩增反应 | 第22-24页 |
2.1.2.6 目的片段连接至载体并提质粒测序 | 第24-25页 |
2.1.3 结果 | 第25-28页 |
2.1.3.1 总RNA提取--Trizol法 | 第25页 |
2.1.3.2 检测cDNA模板 | 第25-26页 |
2.1.3.3 Tec基因编码区扩增 | 第26-28页 |
2.2 七鳃鳗Tec基因氨基酸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8-39页 |
2.2.1 软件、在线网站和数据库 | 第28-29页 |
2.2.2 结果 | 第29-39页 |
2.2.2.1 理化性质分析 | 第29-30页 |
2.2.2.2 同原序列比对 | 第30-32页 |
2.2.2.3 信号肽预测 | 第32页 |
2.2.2.4 跨膜结构域预测 | 第32-33页 |
2.2.2.5 功能结构预测 | 第33-34页 |
2.2.2.6 二级结构域预测 | 第34-35页 |
2.2.2.7 三级结构预测 | 第35页 |
2.2.2.8 系统发育分析 | 第35-36页 |
2.2.2.9 保守基序分析 | 第36-39页 |
2.3 讨论 | 第39页 |
2.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七鳃鳗Tec基因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 | 第40-52页 |
3.1 材料 | 第40页 |
3.2 方法 | 第40-46页 |
3.2.1 引物设计 | 第40-41页 |
3.2.2 PCR扩增 | 第41-42页 |
3.2.3 切胶回收 | 第42页 |
3.2.4 目的片段与表达载体相连 | 第42页 |
3.2.5 转化 | 第42页 |
3.2.6 阳性菌的鉴定 | 第42-43页 |
3.2.7 Tec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43页 |
3.2.8 SDS-PAGE鉴定 | 第43-44页 |
3.2.9 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44-46页 |
3.2.10 检测重组蛋白浓度 | 第46页 |
3.3 结果 | 第46-51页 |
3.4 讨论 | 第51页 |
3.5 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七鳃鳗Tec蛋白相关免疫学研究 | 第52-62页 |
4.1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ec的表达 | 第52-55页 |
4.1.1 材料 | 第52-53页 |
4.1.2 方法 | 第53-54页 |
4.1.2.1 混合菌刺激 | 第53页 |
4.1.2.2 分离七鳃鳗白细胞 | 第53页 |
4.1.2.3 Total RNA提取 | 第53页 |
4.1.2.4 RNA质量检测 | 第53页 |
4.1.2.5 Real time PCR法检测Tec在各组织的相对表达量 | 第53-54页 |
4.1.3 结果 | 第54-55页 |
4.2 免疫学鉴定 | 第55-60页 |
4.2.1 材料 | 第55-56页 |
4.2.2 方法 | 第56-57页 |
4.2.2.1 western blot | 第56页 |
4.2.2.2 免疫沉淀 | 第56-57页 |
4.2.2.3 免疫荧光 | 第57页 |
4.2.3 结果 | 第57-60页 |
4.3 讨论 | 第60-61页 |
4.4 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A 不同物种Tec基因的FASTA格式氨基酸序列 | 第67-76页 |
附录B Pet32a(+)质粒图谱 | 第76-77页 |
附录C 蛋白浓度测定标准曲线 | 第77-78页 |
附录D 重组蛋白Tec质谱检测结果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