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下白垩统环河组旋回地层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旋回地层学的原理与应用第10-11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 论文概况第15-18页
        1.3.1 研究目标第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3 技术路线第16页
        1.3.4 论文工作量第16-18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第18-28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19-20页
    2.2 盆地构造背景第20-21页
    2.3 盆地沉积演化第21-23页
    2.4 中-新生代地层第23-28页
第三章 环河组地层序列、磁性地层年代与沉积环境第28-37页
    3.1 环河组地层序列第28-30页
    3.2 环河组磁性地层年代第30-31页
    3.3 环河组沉积相第31-37页
        3.3.1 测井曲线特征与沉积相划分第31-33页
        3.3.2 单井沉积相分析及纵向剖面变化第33-35页
        3.3.3 沉积相横向变化第35-37页
第四章 自然伽玛测井数据旋回识别方法第37-48页
    4.1 数据选择与预处理第37-41页
        4.1.1 数据选择第37-38页
        4.1.2 数据预处理第38-41页
    4.2 频谱分析与显著性检验第41-47页
        4.2.1 频谱分析方法第41-43页
        4.2.2 短时傅里叶变换与小波分析第43-46页
        4.2.3 频谱结果的显著性检验第46-47页
    4.3 轨道调谐第47-48页
第五章 140~125Ma期间理论天文周期第48-57页
    5.1 偏心率理论天文周期第48-50页
        5.1.1 偏心率频谱分析结果第49-50页
        5.1.2 偏心率理论变化曲线第50页
    5.2 倾斜率理论周期第50-53页
    5.3 岁差理论周期第53页
    5.4 理论轨道周期比值关系第53-57页
第六章 环河组旋回地层学研究第57-72页
    6.1 旋回地层识别第57-66页
    6.2 旋回特征对比第66-67页
    6.3 浮动天文年代标尺第67-7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7.1 主要结论第72-73页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冲积扇油气管道侵蚀因子空间插值方法研究
下一篇: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新近纪—第四纪古环境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