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1.1 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 第10-11页 |
1.2 水稻对稻瘟病的抗病性 | 第11-18页 |
1.2.1 水稻抗瘟性分析及遗传 | 第11-12页 |
1.2.2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第12-15页 |
1.2.3 水稻对稻瘟病的抗病机理 | 第15-18页 |
1.3 水稻抗稻瘟病育种 | 第18-20页 |
1.3.1 水稻抗瘟性鉴定与评价 | 第18-19页 |
1.3.2 四川抗稻瘟病育种的现状 | 第19-20页 |
1.4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 | 第20-22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2.1 材料 | 第23-24页 |
2.1.1 供试水稻品种 | 第23页 |
2.1.2 供试菌株 | 第23页 |
2.1.3 培养基 | 第23页 |
2.1.4 供试仪器、设备及试剂 | 第23-24页 |
2.2 方法 | 第24-29页 |
2.2.1 四川水稻主栽品种及内恢99-14抗瘟基因型测定 | 第24-25页 |
2.2.2 内恢99-14室内抗瘟性鉴定及遗传分析 | 第25-26页 |
2.2.3 水稻主栽品种及单基因材料田间抗瘟性鉴定 | 第26-27页 |
2.2.4 数据处理 | 第27-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2页 |
3.1 水稻20个抗稻瘟病基因在四川的有效性 | 第29-30页 |
3.2 四川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瘟基因型 | 第30-32页 |
3.3 四川水稻主栽品种在田间的抗瘟性表现 | 第32-39页 |
3.4 品种抗菌频率与平均颈瘟率、叶瘟级别的关系 | 第39页 |
3.5 内恢99-14的抗瘟性 | 第39-42页 |
3.5.1 内恢99-14的抗病频率 | 第39-40页 |
3.5.2 以内恢99-14为父本的杂交稻组合的田间抗瘟性表现 | 第40页 |
3.5.3 内恢99-14的抗瘟基因型推导和遗传分析 | 第40-42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42-45页 |
4.1 四川省杂交稻主栽品种的基因型 | 第42页 |
4.2 四川省杂交稻主栽品种的抗瘟性 | 第42-43页 |
4.3 内恢99-14的抗瘟性遗传 | 第43-44页 |
4.4 四川抗稻瘟病育种的策略 | 第44-45页 |
5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6 附录 | 第52-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