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TCP-friendly拥塞控制机制的研究情况 | 第12-13页 |
·AQM算法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3-14页 |
·现有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 第14-15页 |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及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TCP拥塞控制及发送速率模型 | 第16-28页 |
·Internet的网络控制机制 | 第16-19页 |
·流量控制 | 第16-17页 |
·拥塞控制算法 | 第17-19页 |
·TCP发送速率模型引入 | 第19-21页 |
·前提假设 | 第19页 |
·TCP仅工作在拥塞避免时的模型 | 第19-20页 |
·TCP仅工作在拥塞避免和超时时的模型 | 第20页 |
·发送窗口受限时的模型 | 第20-21页 |
·P模型缺陷分析 | 第21-25页 |
·仿真平台简介 | 第21-22页 |
·缺陷分析的仿真模型及参数 | 第22-23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23-25页 |
·UDP流与TCP流的不公平竞争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发送速率模研究与改进 | 第28-37页 |
·A-P模型研究 | 第28-32页 |
·A-P模型推导假设 | 第28页 |
·加入慢起动时的发送速率模型 | 第28-30页 |
·发送窗口受限时的TCP发送速率模型 | 第30-32页 |
·改进前后模型分析对比 | 第32-33页 |
·A-P模型验证分析 | 第33-35页 |
·数据选取 | 第33页 |
·A-P模型验证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TCP拥塞控制算法改进研究 | 第37-53页 |
·AIMD拥塞控制的改进算法AAIMD | 第37页 |
·AIMD算法描述 | 第37页 |
·AAIMD算法描述 | 第37页 |
·基于AAIMD算法的模型推导 | 第37-38页 |
·友好性参数的确定 | 第38-39页 |
·不同参数下AAIMD拥塞控制情况 | 第39-41页 |
·AAIMD流性能仿真分析 | 第41-52页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1-45页 |
·仿真参数 | 第45-46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6-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TCP拥塞控制算法与RED的综合研究 | 第53-61页 |
·RED算法分析 | 第53-55页 |
·RED算法概述 | 第53-54页 |
·RED算法加入前后性能对比 | 第54-55页 |
·加入RED算法仿真验证A-P模型有效性 | 第55-57页 |
·加入RED后的综合仿真模型 | 第55页 |
·仿真试验参数 | 第55-56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AAIMD算法与RED算法结合对网络性能影响分析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