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商业和服务性行业建筑论文--旅馆、客栈、招待所论文

从空间媒介的角度看上海国际青年旅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第8-11页
        1.1.1 作为媒介的空间第8-9页
        1.1.2 青年人与“背包游”的兴起第9-10页
        1.1.3 文献回顾第10-11页
    1.2 问题的提出第11-14页
        1.2.1 第三空间理论第11-12页
        1.2.2 建筑空间与广义符号学第12-13页
        1.2.3 从传播学角度研究空间第13-14页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3.1 研究的目的第14页
        1.3.2 研究的实际意义第14-15页
        1.3.3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5页
    1.4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第15-16页
        1.4.1 研究的方法第15页
        1.4.2 研究的框架第15-16页
第二章 上海国际青旅——实体与想象的空间第16-45页
    2.1 国际青年旅舍及其在上海的发展现状第16-18页
    2.2 “背包游”与青年旅舍第18-21页
        2.2.1 浪漫的地理“漂移者”第18-20页
        2.2.2 青年旅舍空间里的相遇第20-21页
    2.3 上海国际青年旅舍空间——“符号复合体”第21-38页
        2.3.1 作为背景的地理空间和建筑外形第21-30页
        2.3.2 青年旅舍的灵魂——公共空间第30-38页
    2.4 大众媒介的呈现第38-44页
        2.4.1 国际青年旅舍网站——传递意义第38-40页
        2.4.2 户外网站——目的地想象第40-42页
        2.4.3 《搭车去柏林》——“在路上”第42-44页
    2.5 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上海青年旅舍空间:偏离的“异托邦”与“第三空间”第45-49页
    3.1 “简朴、高素质的生活”与消费主义的冲突第45-46页
    3.2 逃避现实与自我建构第46-47页
    3.3 小结:旅行——“生活在别处”第47-49页
第四章 结语第49-52页
    4.1 不足与建议第49-50页
    4.2 附录第50-52页
        4.2.1 田野考察资料第50-52页
后记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注释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的研究
下一篇:浅析生产性景观中植物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