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城市违法建筑治理问题研究--以三亚市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3页
        1.2.2 现实意义第13页
    1.3 国内研究状况第13-16页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页
    1.5 主要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城市违法建筑治理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8-25页
    2.1 城市违法建筑治理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8-21页
        2.1.1 城市违法建筑第18-21页
        2.1.2 城市违法建筑治理第21页
    2.2 城市违法建筑治理的理论基础第21-25页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第21-22页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对城市违法建筑治理的启示第22-25页
第三章 三亚市违法建筑的现状与治理成效第25-32页
    3.1 三亚市违法建筑的现状第25-26页
    3.2 三亚市违法建筑的特征第26-27页
    3.3 三亚市违法建筑治理的基本做法第27-29页
    3.4 三亚市违法建筑治理的历程及成效第29-30页
    3.5 多元主体参与违法建筑治理的实践:鹿回头村打违拆迁模式第30-32页
第四章 城市违法建筑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2-41页
    4.1 治理理念落后第32-33页
        4.1.1 多元治理理念缺失第32页
        4.1.2 公众参与意识不强第32-33页
    4.2 治理主体单一第33-34页
    4.3 治理方式简单第34-35页
    4.4 治理体制不理顺第35-36页
        4.4.1 执法职能界定不清第35页
        4.4.2 行政执法体制不畅第35-36页
    4.5 治理机制不健全第36-39页
        4.5.1 监管技术平台落后第36-37页
        4.5.2 行政执法保障机制欠缺第37页
        4.5.3 部门之间协调机制不顺第37-38页
        4.5.4 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第38-39页
    4.6 治理制度不完善第39-41页
        4.6.1 政策规定不合理第39页
        4.6.2 政府土地管理缺位第39-40页
        4.6.3 城市规划严重滞后第40-41页
第五章 治理城市违法建筑的途径第41-56页
    5.1 转变治理理念,倡导多元治理第41-43页
        5.1.1 弘扬公共精神,树立多中心治理理念第41-42页
        5.1.2 转变执法方式,引入柔性执法第42-43页
    5.2 培育多元主体,完善治理结构第43-47页
        5.2.1 强化政府主导,构建有限政府第43-44页
        5.2.2 积极培育社会力量,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第44-45页
        5.2.3 大力加强社区建设,提高自主治理能力第45-46页
        5.2.4 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第46-47页
    5.3 理顺管理体制,健全治理机制第47-50页
        5.3.1 合理界定职能,完善执法体制第47-48页
        5.3.2 加大巡查力度,完善监管机制第48页
        5.3.3 整合各方力量,建立联动执法机制第48-49页
        5.3.4 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第49-50页
    5.4 拓宽多元参与渠道,健全多元参与制度第50-54页
        5.4.1 拓宽多元参与渠道第50-51页
        5.4.2 健全多元参与制度第51-52页
        5.4.3 设立举报奖励制度,发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第52-53页
        5.4.4 确立公益诉讼制度,强化社会舆论监督第53-54页
        5.4.5 加强法律宣传力度,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第54页
    5.5 完善配套政策,保障住房供给第54-56页
结束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安置帮教工作现状及其改革
下一篇: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竞争行为逻辑分析--以“浙商回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