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串补度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1.1 概述 | 第8页 |
|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高串补度线路故障电气特征 | 第13-25页 |
| 2.1 电压反向 | 第13-16页 |
| 2.1.1 电压反向的形成机理 | 第13-15页 |
| 2.1.2 电压反向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 2.2 电流反向 | 第16-19页 |
| 2.2.1 电流反向的形成机理 | 第16-17页 |
| 2.2.2 电流反向的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 2.3 电压、电流反向之间关系 | 第19-20页 |
| 2.4 MOV 对电流、电压反向的影响 | 第20-22页 |
| 2.4.1 MOV 动作特性 | 第20-22页 |
| 2.4.2 MOV 对电流、电压反向的影响 | 第22页 |
| 2.5 低频分量 | 第22-23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高串补度线路电流差动保护动作性能分析 | 第25-31页 |
| 3.1 高串补度线路电流差动保护动作性能 | 第25-28页 |
| 3.1.1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 | 第25-26页 |
| 3.1.2 零序电流差动保护 | 第26-27页 |
| 3.1.3 突变量电流差动保护 | 第27-28页 |
| 3.2 仿真验证 | 第28-30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高串补度线路距离保护动作性能分析 | 第31-45页 |
| 4.1 高串补度线路距离保护动作性能分析 | 第31-41页 |
| 4.1.1 测量阻抗 | 第31-36页 |
| 4.1.2 圆特性距离继电器 | 第36-41页 |
| 4.1.3 四边形特性距离继电器 | 第41页 |
| 4.2 高串补度线路方向元件的动作性能 | 第41-43页 |
| 4.3 仿真验证 | 第4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五章 高串补度线路保护应对措施 | 第45-50页 |
| 5.1 高串补度线路电流差动保护的应对措施 | 第45-46页 |
| 5.2 高串补度线路距离保护的应对措施 | 第46-48页 |
| 5.3 高串补度线路方向元件的应对措施 | 第48页 |
| 5.4 高串补度线路保护配置方案 | 第48-49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六章 工程验证 | 第50-53页 |
| 第七章 总结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