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2章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23页 |
2.1 高校突发事件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2.1.1 危机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突发事件的概念 | 第16页 |
2.1.3 高校突发事件概念和分类 | 第16-18页 |
2.1.4 突发事件生命周期模型 | 第18-19页 |
2.2 应急管理理论 | 第19-23页 |
2.2.1 应急管理的概念 | 第19-20页 |
2.2.2 应急管理的保障 | 第20页 |
2.2.3 应急管理阶段模型 | 第20-23页 |
第3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 第23-29页 |
3.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基本情况 | 第23页 |
3.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突发事件特点 | 第23-25页 |
3.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急管理工作现状 | 第25-26页 |
3.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3.4.1 师生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不足 | 第26-27页 |
3.4.2 学校各项综合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 第27页 |
3.4.3 应急管理工作参与主体不足 | 第27页 |
3.4.4 内外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 | 第27-28页 |
3.4.5 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较弱 | 第28页 |
3.4.6 应急管理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 | 第28-29页 |
第4章 国外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29-33页 |
4.1 美国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经验 | 第29-30页 |
4.2 英国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经验 | 第30-31页 |
4.3 日本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经验 | 第31页 |
4.4 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急管理的启示 | 第31-33页 |
第5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构建 | 第33-46页 |
5.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总体框架 | 第33-34页 |
5.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运行机制 | 第34-39页 |
5.2.1 事前预警机制 | 第34-36页 |
5.2.2 事中应急处置机制 | 第36-38页 |
5.2.3 事后恢复学习机制 | 第38-39页 |
5.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支持体系 | 第39-46页 |
5.3.1 组织机构体系 | 第39-42页 |
5.3.2 信息管理体系 | 第42-45页 |
5.3.3 管理制度体系 | 第45-46页 |
第6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保障措施 | 第46-52页 |
6.1 开展多形式的应急安全教育 | 第46-47页 |
6.1.1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 第46页 |
6.1.2 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危机意识 | 第46-47页 |
6.1.3 进行模拟演练提升应对能力 | 第47页 |
6.2 加强校园综合管理消除危险因素 | 第47-48页 |
6.3 综合多方力量成立应急管理组织 | 第48页 |
6.4 完善应急管理的信息沟通机制 | 第48-49页 |
6.5 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应急预案 | 第49-50页 |
6.6 建立科学的应急管理制度体系 | 第50-52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