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劳动教养制度论文

论中国劳动教养制度缺陷与改革

内容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13-14页
第一章 中国劳动教养制度概述第14-24页
    第一节 劳动教养的概念、特征及其历史第14-18页
        一、 劳动教养的概念第14页
        二、 劳动教养的特征第14-15页
            (一) 劳动教养对象不确定性第14页
            (二) 法律关系行政性第14-15页
            (三) 执行模式强制性第15页
        三、 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发展第15-18页
            (一) 劳动教养制度的创设萌芽时期(1955 年 8 月至 1957 年 8 月)第16页
            (二) 劳动教养制度的初期发展时期(1957 年 8 月至 1966 年 5 月)第16-17页
            (三) 劳动教养制度的恢复与完善时期(1978 年 12 月至 1988 年 12 月)第17页
            (四) 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发展时期(1988 年 12 月至今)第17-18页
    第二节 劳动教养的对象及期限第18页
        一、 劳动教养的对象第18页
        二、 劳动教养的期限第18页
    第三节 劳动教养案件的办理程序第18-20页
        一、 劳动教养办理机关第18-19页
        二、 劳动教养审批程序第19-20页
            (一) 提请第19页
            (二) 审核第19页
            (三) 批准决定第19-20页
        三、 劳动教养案件办理期限第20页
    第四节 劳动教养与刑罚、治安管理处罚的关系第20-24页
        一、 劳动教养与刑罚第20-21页
            (一) 劳动教养与刑罚的主要区别第20-21页
            (二) 劳动教养与刑罚的联系第21页
        二、 劳动教养与治安管理处罚第21-24页
            (一) 劳动教养与治安管理处罚的主要区别第21-22页
            (二) 劳动教养与治安管理处罚的联系第22-24页
第二章 劳动教养制度的缺陷与存废争议第24-36页
    第一节 劳动教养制度的实体问题第24-29页
        一、 劳动教养适用对象混乱第24-26页
            (一) 扩大劳动教养对象范围第24-25页
            (二) 滥用劳动教养适用对象第25-26页
        二、 劳动教养的适用条件及范围不明确第26-28页
            (一) 劳动教养部分与治安管理处罚重合的违法行为分界点不明确第26-27页
            (二) 劳动教养某些规定条款适用条件不清第27-28页
        三、 劳动教养处罚比刑罚的短期自由刑更为严厉第28-29页
            (一) 劳动教养期限长于刑罚的短期自由刑第29页
            (二) 劳动教养在剥夺被劳动教养人员的人身自由程度上严于刑罚的短期自由刑第29页
    第二节 劳动教养制度的程序问题第29-33页
        一、 劳动教养审批程序的不公正性第30页
        二、 权利保障与法律监督机制流于形式第30-33页
            (一) 聆询制度形同摆设第30-31页
            (二) 检察机关对劳动教养制度无法切实行使法律监督权第31-33页
    第三节 劳动教养存废问题的争论第33-36页
        一、 保存论第33-34页
        二、 废除论第34页
        三、 保存与废除论的综合评价第34-36页
第三章 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必要性分析第36-41页
    第一节 国家对人权的注重要求劳动教养必须改革第36-38页
        一、 现有的劳动教养审批程序无法体现对被劳动教养人的权利保障第36-37页
        二、 劳动教养执行现状无法保障被劳动教养人的基本人权第37-38页
    第二节 法制建设发展要求劳动教养制度必须改革第38-41页
        一、 现行劳动教养立法现状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不相符第38-39页
        二、 劳动教养法规与上位法相抵触第39-41页
第四章 重构劳动教养制度价值理念与具体改革措施第41-51页
    第一节 重构劳动教养制度的价值理念第41-42页
        一、 尊重人权的价值理念第41页
        二、 民主法治的价值理念第41-42页
    第二节 劳动教养制度的具体改革措施第42-51页
        一、 重新定位劳动教养法律性质第42-44页
            (一) 劳动教养法律性质的历史演变第42-43页
            (二) 劳动教养法律性质应重新进行定位第43-44页
        二、 制定实体性与程序性兼具的专门教养法律第44-47页
            (一) 劳动教养立法的现实必然性第45页
            (二) 劳动教养立法的根本目标第45-46页
            (三) 制定实体与程序于一体的专门教养法律第46-47页
        三、 改革劳动教养期限、羁押场所、教养处遇第47-48页
            (一) 劳动教养期限第47页
            (二) 羁押场所第47-48页
            (三) 教养处遇第48页
        四、 健全劳动教养制度法律监督机制第48-51页
            (一) 完善法律以解决劳动教养法律监督的法律依据问题第48-49页
            (二) 检察机关对劳动教养的法律监督由事后监督转化为事前监督第49页
            (三) 建立被劳动教养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机制第49-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信息技术进步对传统权利理论的挑战
下一篇:Online Political Activism:the Case Study of Bulgarian Diasp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