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4页 |
第2章 S231永莘路口至南外环路段改建工程建设的意义及方案比选 | 第14-22页 |
2.1 工程建设的背景 | 第14-18页 |
2.1.1 本项目建设可以整合区域资源、适应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 | 第14-15页 |
2.1.2 本项目的建设是提高路网整体功效的需要 | 第15-16页 |
2.1.3 本项目的建设是完善和优化路网布局的需要 | 第16页 |
2.1.4 本项目的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16-17页 |
2.1.5 本项目的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需要 | 第17-18页 |
2.2 项目建设路线方案比选 | 第18-21页 |
2.2.1 局部比选 | 第18-19页 |
2.2.2 方案比选 | 第19-20页 |
2.2.3 哨头水库方案比选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S231永莘路口至南外环路段改建工程财务风险分析 | 第22-32页 |
3.1 财务评价方案设定 | 第22页 |
3.1.1 资金筹措方式 | 第22页 |
3.1.2 评价内容及评价期 | 第22页 |
3.2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 第22-30页 |
3.2.1 参数选择与确定 | 第22-23页 |
3.2.2 经济费用调整 | 第23页 |
3.2.3 运营期运营费用调整计算 | 第23-24页 |
3.2.4 经济效益计算 | 第24-30页 |
3.3 经济分析效益指标计算及敏感性分析 | 第30-31页 |
3.3.1 经济分析效益指标计算 | 第30页 |
3.3.2 敏感性分析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页 |
3.5 创新点 | 第31-32页 |
第4章 S231永莘路口至南外环路段改建工程安全风险评价 | 第32-49页 |
4.1 安全风险主要评价依据和内容 | 第32-34页 |
4.1.1 评价依据 | 第32页 |
4.1.2 评价内容 | 第32-34页 |
4.2 安全风险评价 | 第34-48页 |
4.2.1 方案K概况 | 第34-35页 |
4.2.2 方案K技术标准评价 | 第35-37页 |
4.2.3 方案K走廊带资源评价 | 第37-40页 |
4.2.4 方案K防灾和救援评价 | 第40-41页 |
4.2.5 方案A概况 | 第41-42页 |
4.2.6 方案A技术标准评价 | 第42-44页 |
4.2.7 方案A走廊带资源评价 | 第44-46页 |
4.2.8 方案A防灾与救援评价 | 第46-48页 |
4.3 主要风险及对策 | 第48页 |
4.3.1 穿油田生产区的安全风险及对策 | 第48页 |
4.3.2 穿越不良地质路段的安全风险及对策 | 第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S231永莘路口至南外环路段改建工程社会风险评价 | 第49-59页 |
5.1 社会风险分析 | 第49-51页 |
5.1.1 征用土地、拆迁房屋和再安置的问题 | 第49页 |
5.1.2 弱势群体的支持问题 | 第49-50页 |
5.1.3 项目的组织运作问题 | 第50页 |
5.1.4 对景观环境的影响问题 | 第50-51页 |
5.2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 第51-58页 |
5.2.1 风险调查 | 第51-52页 |
5.2.2 风险识别 | 第52-53页 |
5.2.3 风险估计及初始风险等级判断 | 第53-54页 |
5.2.4 风险防范与化解措施 | 第54-57页 |
5.2.5 落实措施后的预期风险等级 | 第57-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2页 |
6.1 论文主要得出结论 | 第59-60页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60页 |
6.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件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