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引言 | 第7-8页 |
2 保障性住房制度概述 | 第8-12页 |
2.1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相关概念 | 第8页 |
2.1.1 保障性住房制度 | 第8页 |
2.1.2 住房保障制度 | 第8页 |
2.2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 | 第8-9页 |
2.3 现阶段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分类 | 第9-12页 |
3 政府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保障性住房的理论基础 | 第12-17页 |
3.1 经济学基础 | 第12-13页 |
3.1.1 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 第12页 |
3.1.2 控制房价、缩小贫富差距 | 第12-13页 |
3.2 法学基础 | 第13-17页 |
3.2.1 宪法学基础 | 第13-14页 |
3.2.2 经济法学基础 | 第14-17页 |
4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之现状分析 | 第17-22页 |
4.1 立法层次较低,立法保障不完善 | 第17-18页 |
4.1.1 缺乏一部统一的《住宅保障法》 | 第17-18页 |
4.1.2 缺乏相应的法律责任追究条款 | 第18页 |
4.2 重复保障、缺位保障的现象严重 | 第18-19页 |
4.3 建设资金匮乏 | 第19-20页 |
4.3.1 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 第19页 |
4.3.2 建设资金匮乏 | 第19-20页 |
4.4 退出机制不完善 | 第20-22页 |
4.4.1 经济适用房的退出机制 | 第20页 |
4.4.2 廉租房及公共租赁房的退出机制 | 第20-22页 |
5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之完善 | 第22-30页 |
5.1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22-23页 |
5.1.1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立法原则 | 第22页 |
5.1.2 制定一部专门的《住宅保障法》 | 第22-23页 |
5.2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管理机构完善 | 第23-25页 |
5.2.1 保障性住房管理机构的设置 | 第23-24页 |
5.2.2 保障性住房管理机构的职权与职责 | 第24-25页 |
5.3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配套机制完善 | 第25-26页 |
5.3.1 配租机制的完善 | 第25页 |
5.3.2 准入机制的完善 | 第25-26页 |
5.3.3 退出机制的完善 | 第26页 |
5.4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融资渠道完善 | 第26-27页 |
5.4.1 财政拨款 | 第27页 |
5.4.2 征收高端房产税、空置房税 | 第27页 |
5.4.3 加大土地出让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提取比例 | 第27页 |
5.5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的完善 | 第27-30页 |
5.5.1 建立相应的纠纷解决机制 | 第27-28页 |
5.5.2 建立严格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 第28-30页 |
6 结语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