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2.2 国外研究述评 | 第17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农村集中居住的基础理论分析 | 第19-23页 |
2.1 农村集中居住的内涵 | 第19页 |
2.2 农村集中居住的政策依据 | 第19-20页 |
2.2.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 | 第19-20页 |
2.2.2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 | 第20页 |
2.2.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 第20页 |
2.3 农村集中居住的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2.3.1 乡村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 第20-21页 |
2.3.2 中心地学说 | 第21页 |
2.3.3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1页 |
2.4 农村集中居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1-23页 |
2.4.1 农村集中居住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2.4.2 农村集中居住的可行性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诸城市农村居住现状及集中居住的做法分析 | 第23-35页 |
3.1 诸城市市情 | 第23-24页 |
3.2 诸城市农民居住的现状和特征 | 第24-25页 |
3.2.1 农村“空壳化”和“老龄化”现象严重 | 第24-25页 |
3.2.2 房屋质量总体较差,砖瓦房比例不高 | 第25页 |
3.2.3 基本公共服务,水电气供应难以满足需要 | 第25页 |
3.3 诸城市推行农村集中居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5-30页 |
3.3.1 诸城市推行农村集中居住的必要性 | 第25-27页 |
3.3.2 诸城市推行农村集中居住的可行性 | 第27-30页 |
3.4 诸城市推行农村集中居住的基本情况 | 第30-35页 |
3.4.1 诸城市推行农村集中居住的基本历程 | 第30-31页 |
3.4.2 诸城市推行农村集中居住的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3.4.3 诸城市推行农村集中居住的主要做法 | 第32-35页 |
第四章 推行农村集中居住的成效分析-以枳沟镇聚和苑为例 | 第35-43页 |
4.1 农村集中居住取得的成绩 | 第35-41页 |
4.1.1 农村集中居住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 第35-38页 |
4.1.2 农村集中居住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 第38-39页 |
4.1.3 农村集中居住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 | 第39-40页 |
4.1.4 农村集中居住实现了土地集约利用 | 第40页 |
4.1.5 农村集中居住减少了农村运行成本 | 第40页 |
4.1.6 农村集中居住统筹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40-41页 |
4.2 农村集中居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4.2.1 对农民的意愿尊重不够 | 第41页 |
4.2.2 对农民的补偿不足 | 第41页 |
4.2.3 缺乏统筹规划 | 第41-42页 |
4.2.4 建设资金不足 | 第42页 |
4.2.5 管理难度增强 | 第42页 |
4.2.6 建筑质量不高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国内外农村集中居住的模式及经验借鉴 | 第43-46页 |
5.1 农民集中居住的历史纵向对比 | 第43页 |
5.2 国内外农民集中居住的横向对比 | 第43-45页 |
5.2.1 德国巴伐利亚模式 | 第43-44页 |
5.2.2 武汉东西湖区石榴红村模式 | 第44页 |
5.2.3 苏南模式 | 第44页 |
5.2.4 成都模式 | 第44-45页 |
5.3 各模式的利弊分析与参考 | 第45-46页 |
5.3.1 评判的标准 | 第45页 |
5.3.2 利弊分析与参考 | 第45-46页 |
第六章 加强和推进农村集中居住的对策建议 | 第46-51页 |
6.1 推行农村集中居住的基本原则 | 第46-47页 |
6.1.1 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以人文本 | 第46页 |
6.1.2 要突出改革的公共价值导向 | 第46-47页 |
6.1.3 坚持从实际出发与有序推进并重 | 第47页 |
6.2 改进农村集中居住的具体对策建议 | 第47-51页 |
6.2.1 加强宣传,更新农民观念 | 第47-48页 |
6.2.2 完善政策,注重政策引导 | 第48页 |
6.2.3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 第48-49页 |
6.2.4 积极探索投融资模式 | 第49页 |
6.2.5 依托社区产业园,大力发展社区产业 | 第49页 |
6.2.6 推进改革,完善集中区管理 | 第49-50页 |
6.2.7 加强领导,为集中居住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 第50-51页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件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