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器官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视角
目录 | 第4-6页 |
CATALOGUE | 第6-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人体器官犯罪的概述 | 第12-19页 |
一、人体器官犯罪的概念 | 第12-14页 |
(一)人体器官 | 第12-13页 |
(二)人体器官犯罪 | 第13-14页 |
二、人体器官犯罪的产生原因 | 第14-16页 |
(一)器官供需的矛盾 | 第14-15页 |
(二)司法惩治的不平衡 | 第15页 |
(三)现行立法的不完善 | 第15-16页 |
三、人体器官犯罪化认定的必要性 | 第16-19页 |
(一)社会危害性严重 | 第16-17页 |
(二)有效控制的需要 | 第17-18页 |
(三)落实刑事责任条款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人体器官犯罪的域外立法比较 | 第19-24页 |
一、人体器官犯罪的域外立法现状 | 第19-21页 |
(一)欧美地区 | 第19-20页 |
(二)亚洲地区 | 第20-21页 |
二、人体器官犯罪的域外立法评析 | 第21-24页 |
(一)立法模式 | 第21-22页 |
(二)器官移植 | 第22页 |
(三)器官商业化交易 | 第22-23页 |
(四)罪名与法定刑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我国关于人体器官犯罪的立法 | 第24-33页 |
一、我国人体器官犯罪的立法现状 | 第24-25页 |
(一)立法进程 | 第24-25页 |
(二)法条规定 | 第25页 |
二、我国人体器官犯罪的立法解读 | 第25-29页 |
(一)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 第25-27页 |
(二)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 | 第27-28页 |
(三)盗窃、侮辱尸体罪 | 第28页 |
(四)罪数形态 | 第28-29页 |
三、我国人体器官犯罪的立法评析 | 第29-33页 |
(一)对人体器官犯罪的打击力度不够 | 第30页 |
(二)未规定单位犯罪 | 第30-31页 |
(三)缺乏科学的死亡标准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我国人体器官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 | 第33-38页 |
一、增设走私人体器官罪 | 第33-34页 |
(一)增设走私人体器官罪的必要性 | 第33页 |
(二)走私人体器官罪的构成特征 | 第33-34页 |
(三)走私人体器官罪的章节安排 | 第34页 |
二、扩大人体器官犯罪的犯罪主体 | 第34-35页 |
(一)增设单位犯罪的必要性 | 第34-35页 |
(二)增设单位犯罪的重要意义 | 第35页 |
三、确立脑死亡标准 | 第35-36页 |
(一)脑死亡标准的科学性 | 第35页 |
(二)确立脑死亡标准的必要性 | 第35-36页 |
四、犯罪客体为复杂客体,不应当放入第四章 | 第36-38页 |
(一)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 第36页 |
(二)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侵犯国家医疗监管秩序 | 第36-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