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电厂核事故应急撤离决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1.5 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8页 |
2.1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撤离概述 | 第14-24页 |
2.1.1 核事故应急撤离特点 | 第14页 |
2.1.2 应急撤离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4-18页 |
2.1.3 应急撤离策略 | 第18页 |
2.1.4 撤离响应行动判断准则 | 第18-21页 |
2.1.5 撤离范围的确定 | 第21-23页 |
2.1.6 撤离方法 | 第23-24页 |
2.2 相关法规及标准对核事故应急撤离的要求 | 第24-25页 |
2.3 核应急决策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2.4 核应急救援撤离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第3章 我国核电厂布局及周边人群分布特点 | 第28-32页 |
3.1 我国核电厂周边人群分布密度 | 第29页 |
3.2 我国核电厂周边人群聚集趋势 | 第29-30页 |
3.3 我国核电厂周边人群对核电的信任度 | 第30-32页 |
第4章 我国当前核事故应急撤离决策现状 | 第32-38页 |
4.1 应急撤离决策组织机构 | 第32-33页 |
4.2 应急撤离决策运行机制 | 第33-36页 |
4.2.1 Ⅰ级响应的启动条件 | 第34页 |
4.2.2 应急处置流程 | 第34-35页 |
4.2.3 应急撤离决策流程 | 第35-36页 |
4.2.4 响应终止 | 第36页 |
4.3 现有决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第5章 我国核电厂核事故应急撤离决策体系构建 | 第38-52页 |
5.1 决策体系总体思路 | 第38-40页 |
5.1.1 平战结合的决策指导思想 | 第38-39页 |
5.1.2 一厂一案作为决策参考 | 第39-40页 |
5.1.3 采用信息化决策手段 | 第40页 |
5.1.4 模型预测结合情景应对的决策方法 | 第40页 |
5.2 撤离时间估算 | 第40-45页 |
5.2.1 应急撤离时间估算原理 | 第41-42页 |
5.2.2 撤离场景设置及模拟结果 | 第42页 |
5.2.3 撤离时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 第42-44页 |
5.2.4 应急撤离模拟案例及模拟结果 | 第44-45页 |
5.3 撤离路径的优化 | 第45-52页 |
5.3.1 多安全点的撤离路径网络模型 | 第45-48页 |
5.3.2 撤离路径模型求解过程 | 第48-49页 |
5.3.3 算例模拟 | 第49-50页 |
5.3.4 情景应对策略 | 第50-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2页 |
6.2 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