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有机四配位硼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电性质研究

摘要第4-9页
Abstract第9-13页
第1章 前言第17-53页
    1.1 引言第17页
    1.2 有机电致发光简介第17-19页
    1.3 四配位硼化合物应用于OLEDs器件第19-40页
        1.3.1 羟基喹啉硼衍生物第20-23页
        1.3.2 苯酚基吡啶硼衍生物第23-28页
        1.3.3 氮杂环苯酚硼衍生物第28-35页
        1.3.4 双氮杂环硼衍生物第35-40页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成果第40-43页
        1.4.1 研究思路第40-41页
        1.4.2 研究方法第41页
        1.4.3 研究成果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53页
第2章 基于苯酚基咪唑衍生物的深蓝光四配位硼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电致发光性质第53-73页
    2.1 引言第53-54页
    2.2 实验部分第54-57页
        2.2.1 实验试剂及处理方法第54页
        2.2.2 测试仪器及方法第54-55页
        2.2.3 单晶结构第55页
        2.2.4 理论计算第55页
        2.2.5 器件的制备和测试方法第55页
        2.2.6 合成第55-5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7-69页
        2.3.1 单晶结构分析第57-60页
        2.3.2 光物理性质第60-61页
        2.3.3 电化学性质第61-62页
        2.3.4 理论计算第62-64页
        2.3.5 热学性能第64-65页
        2.3.6 非掺杂深蓝光电致发光器件第65-69页
    2.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第3章 基于硼芴衍生物的四配位硼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电致发光性质第73-93页
    3.1 引言第73页
    3.2 实验部分第73-78页
        3.2.1 实验试剂及处理方法第73-74页
        3.2.2 测试仪器及方法第74页
        3.2.3 单晶结构第74页
        3.2.4 理论计算第74页
        3.2.5 器件的制备和测试方法第74页
        3.2.6 合成第74-7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8-89页
        3.3.1 单晶结构分析第78-81页
        3.3.2 光物理性质第81-83页
        3.3.3 电化学性质第83-84页
        3.3.4 理论计算第84-85页
        3.3.5 热学性能第85-87页
        3.3.6 非掺杂电致发光器件第87-89页
    3.4 本章小结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第4章 基于二硼蒽衍生物的四配位硼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电致发光性质第93-115页
    4.1 引言第93-94页
    4.2 实验部分第94-97页
        4.2.1 实验试剂及处理方法第94页
        4.2.2 测试仪器及方法第94页
        4.2.3 单晶结构第94页
        4.2.4 理论计算第94-95页
        4.2.5 器件的制备和测试方法第95页
        4.2.6 合成第95-9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7-111页
        4.3.1 单晶结构分析第97-101页
        4.3.2 光物理性质第101-103页
        4.3.3 电化学性质第103-104页
        4.3.4 理论计算第104-105页
        4.3.5 热学性能第105-107页
        4.3.6 载流子迁移率测试和电致发光器件构筑第107-111页
    4.4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5页
第5章 基于苯并噻唑衍生物的双硼桥联梯形骨架的合成、表征及其光电性质第115-127页
    5.1 引言第115-116页
    5.2 实验部分第116-118页
        5.2.1 实验试剂及处理方法第116页
        5.2.2 测试仪器及方法第116页
        5.2.3 单晶结构第116页
        5.2.4 理论计算第116-117页
        5.2.5 器件的制备和测试方法第117页
        5.2.6 合成第117-11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18-124页
        5.3.1 单晶结构分析第118-119页
        5.3.2 光物理性质第119-120页
        5.3.3 电化学性质第120页
        5.3.4 理论计算第120-121页
        5.3.5 热学性能第121-122页
        5.3.6 非掺杂电致发光器件第122-124页
    5.4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27页
第6章 基于苯并噻唑衍生物的四配位硼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电性质第127-145页
    6.1 引言第127页
    6.2 实验部分第127-132页
        6.2.1 实验试剂及处理方法第127-128页
        6.2.2 测试仪器及方法第128页
        6.2.3 单晶结构第128页
        6.2.4 理论计算第128页
        6.2.5 合成第128-132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32-142页
        6.3.1 单晶结构分析第132-134页
        6.3.2 光物理性质第134-135页
        6.3.3 电化学性质第135-137页
        6.3.4 理论计算第137-139页
        6.3.5 热学性能第139-142页
    6.4 本章小结第142-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45页
第7章 结论第145-149页
附录 1:博士期间的其他工作第149-161页
    参考文献第156-161页
附录 2:部分代表化合物单晶的键长键角数据第161-173页
附录 3:部分代表化合物的核磁谱图第173-177页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77-180页
致谢第180-181页

论文共1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齿有机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下一篇:高活性氧化铁基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在醇类化合物氧化和耦合反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