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9-23页 |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 | 第19页 |
1.2 髓系抑制细胞概述 | 第19-20页 |
1.3 髓系抑制细胞与自身免疫疾病 | 第20页 |
1.4 髓系抑制细胞与Th17细胞 | 第20-21页 |
1.5 研究的问题 | 第21-2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3-41页 |
2.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 | 第23-27页 |
2.1.1 遗传因素 | 第23页 |
2.1.2 环境因素 | 第23页 |
2.1.3 性激素 | 第23-24页 |
2.1.4 免疫学因素 | 第24-27页 |
2.2 MDSC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作用 | 第27-41页 |
2.2.1 MDSC的起源与表型 | 第27-28页 |
2.2.2 MDSC的扩增和活化 | 第28-30页 |
2.2.3 MDSC的免疫抑制功能 | 第30-34页 |
2.2.4 MDSC与自身免疫疾病 | 第34-38页 |
2.2.5 自身免疫疾病中MDSC的作用假说及治疗前景 | 第38-41页 |
第3章 SLE患者中MDSC通过产生Arg-1 促Th17细胞分化 | 第41-77页 |
3.1 引言 | 第41-42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42-44页 |
3.2.1 材料和试剂 | 第42-44页 |
3.2.2 仪器 | 第44页 |
3.3 方法 | 第44-55页 |
3.3.1 研究对象入组及排除标准 | 第44-46页 |
3.3.2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 bloodmononuclear cell, PBMC) | 第46页 |
3.3.3 磁珠分选幼稚CD4+T细胞 | 第46-47页 |
3.3.4 流式分选MDSC | 第47页 |
3.3.5 MDSC抑制功能实验 | 第47-48页 |
3.3.6 Th17极化实验 | 第48页 |
3.3.7 培养MDSC | 第48页 |
3.3.8 流式分析 | 第48-50页 |
3.3.9 ELISA法测血清IL-6、IL-17A、IL-17F | 第50-51页 |
3.3.10 血清精氨酸酶活性测定 | 第51页 |
3.3.11 qRT-PCR检测Arg-1 的变化 | 第51-53页 |
3.3.12 细胞及组织染色 | 第53-55页 |
3.3.13 统计分析 | 第55页 |
3.4 结果 | 第55-73页 |
3.4.1 SLE患者外周血MDSC比率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 第55-59页 |
3.4.2 SLE患者及HC来源MDSC的形态 | 第59-60页 |
3.4.3 SLE患者的MDSC抑制幼稚CD4+T细胞增殖 | 第60-61页 |
3.4.4 血清精氨酸酶活性增高并与病情相关 | 第61页 |
3.4.5 MDSC及亚型细胞内Arg-1 分析 | 第61-63页 |
3.4.6 IL-6 因子可促进MDSC表达Arg-1 | 第63页 |
3.4.7 SLE患者中Th17细胞及IL-17A、IL-17F细胞因子增加 | 第63-66页 |
3.4.8 IL-17与arginase及MDSC相关性分析 | 第66-67页 |
3.4.9 体外MDSC依赖于Arg-1 促进Th17细胞分化 | 第67-71页 |
3.4.10 体外MDSC依赖于arg-1 促进Th17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 第71-73页 |
3.5 讨论 | 第73-75页 |
3.6 小结 | 第75-77页 |
第4章 人源化SLE小鼠中MDSC依赖于Arg-1 促Th17分化及疾病进展 | 第77-91页 |
4.1 引言 | 第77页 |
4.2 材料和仪器 | 第77-78页 |
4.2.1 动物 | 第77页 |
4.2.2 试剂 | 第77-78页 |
4.2.3 仪器 | 第78页 |
4.3 方法 | 第78-83页 |
4.3.1 人源化SLE小鼠建立 | 第78-79页 |
4.3.2 小鼠血清人源抗dsDNA抗体的测定 | 第79页 |
4.3.3 小鼠尿白蛋白/尿肌酐的测定 | 第79-80页 |
4.3.4 小鼠脾、肾组织h Il-17A的测定 | 第80-82页 |
4.3.5 肾组织病理染色 | 第82-83页 |
4.3.6 监测人的MDSCs在NOD/SCID小鼠体内存活 | 第83页 |
4.3.7 统计分析 | 第83页 |
4.4 结果 | 第83-87页 |
4.5 讨论 | 第87-89页 |
4.6 小结 | 第89-91页 |
第5章 结论 | 第91-93页 |
本研究证明了 | 第91页 |
创新点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15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5-119页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