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1-18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4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7页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简析 | 第17-18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19-21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基础 | 第21-32页 |
2.1 环境行为学 | 第21-24页 |
2.1.1 概念 | 第21页 |
2.1.2 环境行为的作用理论 | 第21-22页 |
2.1.3 环境行为的作用范畴 | 第22-24页 |
2.2 物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 第24-27页 |
2.2.1 室外活动类型 | 第24-25页 |
2.2.2 物质环境对行为质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2.2.3 物质环境对行为的作用方式 | 第26-27页 |
2.3 微气候环境的调节 | 第27-31页 |
2.3.1 微气候的优化思路 | 第27-28页 |
2.3.2 传统街区微气候环境 | 第28页 |
2.3.3 微气候环境的调节手法 | 第28-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道外传统街区现状调研及实测分析 | 第32-53页 |
3.1 道外传统街区概况 | 第32-36页 |
3.1.1 研究范围 | 第32-33页 |
3.1.2 街区空间特征 | 第33-34页 |
3.1.3 街区使用现状 | 第34-36页 |
3.2 调研及实测方法 | 第36-42页 |
3.2.1 行为注记调研 | 第36-37页 |
3.2.2 微气候环境的测试 | 第37-40页 |
3.2.3 行为舒适感受的调研 | 第40-42页 |
3.3 道外街区的微气候环境实测分析 | 第42-46页 |
3.3.1 街区温度环境 | 第42-43页 |
3.3.2 街区风环境 | 第43-45页 |
3.3.3 街区湿度环境 | 第45-46页 |
3.3.4 街区辐射环境 | 第46页 |
3.4 微气候影响下的街区行为活动特征分析 | 第46-52页 |
3.4.1 活动时间与主导活动的变化 | 第47-48页 |
3.4.2 活动空间的变化 | 第48-50页 |
3.4.3 不同活动的发生方式变化 | 第50-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道外传统街区微气候环境与行为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 第53-72页 |
4.1 道外传统街区行为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57页 |
4.1.1 影响行为活动发生的因素 | 第53-55页 |
4.1.2 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分析 | 第55-57页 |
4.2 微气候环境与行为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 第57-67页 |
4.2.1 微气候环境评价指标的选择与验证 | 第57-59页 |
4.2.2 微气候舒适度与行为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 第59-64页 |
4.2.3 微气候环境要素与行为活动相关性分析 | 第64-67页 |
4.3 道外传统街区行为活动的微气候调节策略 | 第67-70页 |
4.3.1 微气候环境调节目标 | 第67页 |
4.3.2 院落空间微气候的调节策略 | 第67-68页 |
4.3.3 街道空间微气候的调节策略 | 第68-69页 |
4.3.4 广场空间微气候的调节策略 | 第69-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道外传统街区行为模式的微气候舒适度调查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