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导论第9-18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问题的研究动态第12-15页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5-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17页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6页
        1.4.2 本文的技术路线第16-17页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7-18页
2 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相关理论及研究动态第18-26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0页
        2.1.1 农村金融体系第18-19页
        2.1.2 农业经济发展第19-20页
    2.2 相关理论回顾第20-26页
        2.2.1 金融与经济关系的一般理论第20-22页
        2.2.2 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第22-23页
        2.2.3 农村发展理论的经典理论第23-24页
        2.2.4 农村金融理论的经典理论第24-26页
3 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供求分析第26-49页
    3.1 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第26-32页
        3.1.1 山东省农村基本情况介绍第26-27页
        3.1.2 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分析第27-29页
        3.1.3 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结构分析第29-32页
    3.2 山东省农村经济金融机构与农村信贷资金供给分析第32-38页
        3.2.1 山东省农村金融机构及其特点第32-35页
        3.2.2 农村信贷资金供给状况分析第35-38页
    3.3 山东省农村经济主体与农村信贷资金需求分析第38-42页
        3.3.1 山东省农村经济主体及其特征第38-40页
        3.3.2 山东省农村信贷资金需求状况分析第40-42页
    3.4 山东省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第42-49页
        3.4.1 “金融抑制”普遍存在第42-43页
        3.4.2 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第43页
        3.4.3 农业贷款份额占比过小第43-44页
        3.4.4 农村资金外流严重第44-46页
        3.4.5 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第46-47页
        3.4.6 民间金融缺乏监管第47-49页
4 山东省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第49-56页
    4.1 山东省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目标第49页
    4.2 山东省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原则第49-51页
        4.2.1 战略性原则第49-50页
        4.2.2 以市场为中心的整体规划原则第50页
        4.2.3 政府扶持、经济主体参与的原则第50-51页
        4.2.4 功能完备、高效安全原则第51页
    4.3 山东省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内容体系第51-56页
        4.3.1 放宽市场准入策略,提高监管水平第51-52页
        4.3.2 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民营金融组织合力第52-53页
        4.3.3 发展多种支农金融中介服务形式,引入并发展资本市场第53-54页
        4.3.4 发展银行信贷、保险、担保等多层次金融保障功能,加强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第54-56页
5 完善山东省农村金融体系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第56-63页
    5.1 政府层面第56-58页
        5.1.1 改善基础设施,强化地方政府职能第56页
        5.1.2 宣传诚信观念,建设征信体系第56-57页
        5.1.3 改善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环境,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第57页
        5.1.4 加强政策扶持,调整政策体系第57-58页
    5.2 涉农金融机构层面第58-60页
        5.2.1 重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政策性功能第59页
        5.2.2 肯定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功能第59页
        5.2.3 加强普惠金融和合作金融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第59-60页
    5.3 农村经济主体层面第60-61页
        5.3.1 树立主体意识,发挥创新精神第60页
        5.3.2 发挥自主性,发展资金互助组织第60页
        5.3.3 树立诚信意识,自觉参与征信系统建设第60页
        5.3.4 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参与金融风险管理第60-61页
    5.4 农村金融市场建设层面第61-63页
        5.4.1 坚持市场化改革第61页
        5.4.2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第61页
        5.4.3 积极探索农村金融发展路径第61-62页
        5.4.4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第62-63页
6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多元化视角
下一篇:财政分权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研究--以江苏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