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末敏弹药的被动毫米波成像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1 末敏弹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3.2 被动毫米波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被动毫米波成像的辐射特性分析 | 第17-26页 |
2.1 普朗克辐射定律 | 第17-19页 |
2.2 物理温度与亮度温度 | 第19-20页 |
2.3 天线温度 | 第20页 |
2.4 视在温度 | 第20-21页 |
2.5 功率与温度的关系 | 第21-23页 |
2.6 物体的辐射特性 | 第23-2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基于弹载的被动毫米波成像及其降质分析 | 第26-38页 |
3.1 末敏弹的工作原理 | 第26-27页 |
3.2 弹载毫米波辐射计 | 第27-28页 |
3.2.1 迪克(Dicke)式辐射计 | 第27-28页 |
3.2.2 全功率辐射计 | 第28页 |
3.3 被动探测识别的原理 | 第28-29页 |
3.4 视在温度的模型 | 第29-32页 |
3.4.1 积水的视在温度模型 | 第29-31页 |
3.4.2 装甲金属目标的视在温度 | 第31-32页 |
3.5 天线温度计算模型 | 第32-35页 |
3.5.1 天线温度的一般模型 | 第32-33页 |
3.5.2 地面积水的天线温度模型 | 第33-34页 |
3.5.3 装甲目标天线温度模型 | 第34-35页 |
3.6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3.7 被动毫米波成像的硬件组成及降质原因分析 | 第36-3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基于运动模糊的被动毫米波成像复原研究 | 第38-49页 |
4.1 毫米波图像退化模型的建立 | 第38-42页 |
4.2 Wiener复原 | 第42-44页 |
4.3 毫米波图像数据获取及仿真 | 第44-45页 |
4.4 Wiener复原改进算法 | 第45-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基于被动毫米波成像的目标识别提取研究 | 第49-68页 |
5.1 基于毫米波图像的边缘检测算法 | 第49-53页 |
5.1.1 Sobel算子 | 第50页 |
5.1.2 Roberts算子 | 第50-51页 |
5.1.3 Prewitt算子 | 第51-52页 |
5.1.4 Canny算子 | 第52-53页 |
5.2 基于毫米波图像的阈值分割算法 | 第53-58页 |
5.2.1 直方图双峰法 | 第54-55页 |
5.2.2 最大类间方差法 | 第55-57页 |
5.2.3 一种迭代式的自动阈值选择法 | 第57-58页 |
5.3 基于区域的分割算法 | 第58-61页 |
5.3.1 区域生长法 | 第58-60页 |
5.3.2 分裂合并法 | 第60-61页 |
5.4 基于毫米波图像的水域分割算法 | 第61-65页 |
5.4.1 基本原理 | 第62页 |
5.4.2 实现方法 | 第62-65页 |
5.5 改进的水域分割方法 | 第65-68页 |
5.5.1 过度分割的问题 | 第65页 |
5.5.2 算法实现 | 第65-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