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链霉菌概述 | 第11页 |
·农用抗生素的发展简介 | 第11-12页 |
·农用抗生素的概念 | 第11页 |
·国外农用抗生素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我国农用抗生素发展概况 | 第12页 |
·农用抗生素的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12-13页 |
·成果转化产品的过程存在缺陷 | 第12页 |
·对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标准研究不够 | 第12-13页 |
·农用抗生素未来的发展趋势 | 第13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简介 | 第13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表达与调控 | 第13-14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生理功能 | 第14-15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的应用 | 第15-16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在原核生物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在真核生物中的应用 | 第16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在农用抗生素中的前景展望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6页 |
·材料 | 第18-20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18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8页 |
·培养基和化学试剂 | 第18-20页 |
·常用抗生素及其使用浓度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6页 |
·链霉菌菌种保藏 | 第20页 |
·培养方法 | 第20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0-21页 |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 | 第21页 |
·链霉菌总DNA 的少量快速提取 | 第21页 |
·链霉菌总DNA的大量提取 | 第21页 |
·酶联及转化大肠杆菌 | 第21-22页 |
·Southern 杂交和DNA 探针的标记 | 第22-23页 |
·委内瑞拉链霉菌秦岭变种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检测 | 第23页 |
·大肠杆菌与委内瑞拉链霉菌秦岭变种属间接合转移体系的构建 | 第23页 |
·重组质粒pJD100 的构建 | 第23-24页 |
·链霉菌超声波破碎 | 第24页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委内瑞拉链霉菌秦岭变种属间接合转移系统的构建及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表达 | 第26-33页 |
·前言 | 第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2页 |
·委内瑞拉链霉菌秦岭变种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 第26-27页 |
·委内瑞拉链霉菌秦岭变种的接合转移系统的建立和优化 | 第27-29页 |
·委内瑞拉链霉菌秦岭变种转化子的Southern 杂交检测和分析 | 第29-30页 |
·整合型载体pJD100 的构建 | 第30-31页 |
·VHb 基因在委内瑞拉链霉菌秦岭变种中的整合表达 | 第31-32页 |
·讨论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表达对委内瑞拉链霉菌秦岭变种生长代谢的影响 | 第33-41页 |
·前言 | 第33页 |
·实验结果 | 第33-39页 |
·委内瑞拉链霉菌秦岭变种对氧的利用特性 | 第33-35页 |
·不同溶氧浓度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不同溶氧浓度对还原糖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不同溶氧浓度对氨基氮的影响 | 第37-39页 |
·讨论 | 第39-4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件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