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一、绪论 | 第11-22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 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 2.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 (三)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 1. 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2. 原生家庭的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 3. 原生家庭影响人们婚恋观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四) 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 1. 家庭系统理论 | 第19页 |
| 2. 社会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 (五) 研究设计 | 第20-22页 |
| 1.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2.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 二、影响大学生婚恋观的家庭因素 | 第22-40页 |
| (一) 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感情状况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 第23-25页 |
| (二) 父母的相处和互动模式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 第25-27页 |
| (三)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 第27-31页 |
| (四) 家庭气氛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 第31-33页 |
| (五) 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 第33-37页 |
| (六) 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 第37-40页 |
| 三、原生家庭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机制 | 第40-47页 |
| (一) 父母的言传身教 | 第40-42页 |
| (二) 亲情营造 | 第42-43页 |
| (三) 稳定的家庭支持 | 第43-44页 |
| (四) 家庭文化的传递 | 第44-47页 |
|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7-53页 |
| (一) 结论 | 第47-48页 |
| (二) 对策建议 | 第48-53页 |
| 1. 国家和政府方面 | 第48-49页 |
| 2. 社会方面 | 第49页 |
| 3. 高校方面 | 第49-50页 |
| 4. 家庭方面 | 第50-51页 |
| 5. 大学生自身方面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第56-57页 |
| 附录二 访谈详细资料 | 第57-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