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产融结合模式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选题的原因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4 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5 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产融结合模式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2.1 产融结合的概念 | 第16页 |
2.2 产融结合的动因 | 第16-19页 |
2.2.1 降低交易费用 | 第17页 |
2.2.2 加强信息沟通 | 第17-18页 |
2.2.3 提高盈利 | 第18页 |
2.2.4 发展多元化 | 第18-19页 |
2.2.5 密切产融关系 | 第19页 |
2.3 产融结合模式分类 | 第19-21页 |
2.3.1 以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制度来划分 | 第19-20页 |
2.3.2 以产融结合的控制权来划分 | 第20页 |
2.3.3 以产融结合的渠道来划分 | 第20-21页 |
2.4 产融结合的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2.4.1 企业内部化理论 | 第21页 |
2.4.2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1-22页 |
2.4.3 企业资源理论 | 第22页 |
2.5 中国的产融结合发展历程 | 第22-24页 |
2.5.1 起步阶段 | 第22页 |
2.5.2 发展阶段 | 第22-23页 |
2.5.3 腾飞阶段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海尔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发展现状 | 第24-39页 |
3.1 海尔集团简介 | 第24-25页 |
3.2 海尔集团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 | 第25-27页 |
3.2.1 产业资本积累阶段 | 第25-26页 |
3.2.2 向金融领域渗透阶段 | 第26页 |
3.2.3 产融结合调整阶段 | 第26-27页 |
3.2.4 产融结合快速发展阶段 | 第27页 |
3.3 海尔集团产融结合的动因 | 第27-30页 |
3.4 海尔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得以实现的条件 | 第30-34页 |
3.4.1 法律及政策条件 | 第30页 |
3.4.2 外部市场条件 | 第30页 |
3.4.3 内部企业条件 | 第30-34页 |
3.5 海尔集团产融结合模式选择 | 第34-35页 |
3.5.1 市场主导型模式 | 第34页 |
3.5.2 产业资本主导型模式 | 第34页 |
3.5.3 股权融合型模式 | 第34-35页 |
3.6 海尔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取得的成效 | 第35-39页 |
3.6.1 海尔集团的整体经营状况持续向好 | 第35-36页 |
3.6.2 海尔成为世界一流品牌 | 第36-37页 |
3.6.3 海尔集团互联网金融初露峥嵘 | 第37-38页 |
3.6.4 海尔集团资本运作水平不断提高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海尔集团与国内外企业产融结合模式的比较 | 第39-52页 |
4.1 华润集团产融结合模式 | 第39-41页 |
4.1.1 华润集团简介 | 第39页 |
4.1.2 华润集团产融结合现状 | 第39页 |
4.1.3 华润集团与海尔集团产融结合模式的比较 | 第39-41页 |
4.2 美的集团产融结合模式 | 第41-44页 |
4.2.1 美的集团简介 | 第41-42页 |
4.2.2 美的集团产融结合现状 | 第42页 |
4.2.3 美的集团与海尔集团产融结合模式的比较 | 第42-44页 |
4.3 德隆公司产融结合模式 | 第44-48页 |
4.3.1 德隆公司简介 | 第44-45页 |
4.3.2 德隆公司产融结合失败的原因 | 第45-46页 |
4.3.3 德隆公司与海尔集团产融结合模式的比较 | 第46-48页 |
4.4 GE公司产融结合模式 | 第48-52页 |
4.4.1 GE公司简介 | 第48页 |
4.4.2 GE公司产融结合现状 | 第48页 |
4.4.3 GE公司与海尔集团产融结合模式的比较 | 第48-52页 |
第五章 海尔集团产融结合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52-57页 |
5.1 海尔集团产融结合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 第52-54页 |
5.1.1 金融风险传导问题 | 第52-53页 |
5.1.2 金融板块竞争力问题 | 第53页 |
5.1.3 专业能力及技术问题 | 第53-54页 |
5.2 针对海尔集团产融结合模式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 第54-57页 |
5.2.1 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 第54-55页 |
5.2.2 增强金融板块竞争力 | 第55页 |
5.2.3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设 | 第55-56页 |
5.2.4 加快互联网技术升级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海尔集团产融结合模式的经验分析及相关建议 | 第57-62页 |
6.1 海尔集团产融结合模式的经验分析 | 第57-59页 |
6.1.1 产融结合要有产业基础为依托 | 第57-58页 |
6.1.2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融结合模式 | 第58页 |
6.1.3 逐步加深产融结合的程度 | 第58-59页 |
6.2 集团企业进行产融结合的建议 | 第59-60页 |
6.2.1 仔细研究产融结合的条件 | 第59页 |
6.2.2 明确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 | 第59-60页 |
6.2.3 建立灵活的政策适应机制 | 第60页 |
6.3 对我国改善产融结合发展外部环境的建议 | 第60-62页 |
6.3.1 适度放宽相关政策 | 第60页 |
6.3.2 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 第60-61页 |
6.3.3 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 第61-6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