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22页 |
第一章 由居延汉简所见西北邮书、烽火传递用十八 时制 | 第22-52页 |
第一节 悬泉三十二时制木牍探讨 | 第22-25页 |
第二节 居延汉简所见纪时 | 第25-48页 |
(一)平旦 | 第25-27页 |
(二)日出 | 第27-29页 |
(三)蚤食与食时 | 第29-32页 |
(四)食坐与日中、日失 | 第32-37页 |
(五)餔坐与下餔、日入 | 第37-43页 |
(六)夜半与鸡鸣 | 第43-47页 |
(七)昏时、人定、桑榆时与夜食时 | 第47-48页 |
第三节 邮传与烽火传递中用十八时制 | 第48-52页 |
第二章 论十六时制的使用 | 第52-61页 |
第一节 传世文献中的十六时制 | 第52-54页 |
(一)《淮南子》所见十六时制 | 第52-54页 |
(二)《论衡》所见十六时制 | 第54页 |
第二节 出土文献中的十六时制 | 第54-57页 |
第三节 驳汉行十六时制说 | 第57-61页 |
第三章 论十二时制的使用 | 第61-73页 |
第一节 传世文献所见十二时制 | 第61-62页 |
第二节 驳“古无一日十二时”说 | 第62-63页 |
第三节 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乙种与水泉子汉简所见纪时比较 | 第63-70页 |
第四节 孔家坡汉简所见纪时 | 第70-73页 |
结语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78-79页 |
后记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