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新增建设用地管理信息套合标注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7页
        1.1.1 政策背景第9-10页
        1.1.2 我国土地利用背景第10-11页
        1.1.3 土地管理实践背景第11-16页
        1.1.4 相关理论研究背景第16-17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18页
        1.2.1 研究目的第17页
        1.2.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8-22页
        1.3.1 国外研究进展第18-20页
        1.3.2 国内研究进展第20-22页
    1.4 研究方法第22-24页
        1.4.1 GIS方法第22-23页
        1.4.2 统计学方法第23-24页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4-27页
        1.5.1 研究内容第24-25页
        1.5.2 技术路线第25-27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7-31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7-28页
        2.1.1 土地变更调查第27页
        2.1.2 建设用地第27-28页
        2.1.3 用地管理信息标注第28页
        2.1.4 套合标注第28页
    2.2 理论基础第28-31页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8-29页
        2.2.2 城市化理论第29-31页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第31-35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31-34页
        3.1.1 地理位置第31-32页
        3.1.2 自然条件状况第32-33页
        3.1.3 社会经济状况第33页
        3.1.4 土地利用情况第33-34页
    3.2 数据来源第34-35页
第四章 研究区建设用地增长分析第35-43页
    4.1 城市建成区面积趋势分析第35-40页
        4.1.1 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建成区增长趋势第36-37页
        4.1.2 全国建成区面积增长趋势第37-38页
        4.1.3 全国建设用地增长差异分析第38-40页
    4.2 建设用地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第40-43页
第五章 新增建设用地空间重合率差异分析第43-61页
    5.1 新增建设用地信息提取第43-52页
        5.1.1 遥感影像的处理第43-46页
        5.1.2 新增建设用地信息的提取第46-49页
        5.1.3 变化信息外业调查和复核第49-52页
    5.2 空间重合率的计算第52-55页
    5.3 空间重合率的区域差异分析第55-58页
        5.3.1 空间重合率聚类分析第55-56页
        5.3.2 聚类中心的方差分析第56-58页
    5.4 研究区空间重合率分析第58-59页
    5.5 不同建设用地地类空间重合率分析第59-61页
第六章 新增建设用地管理信息套合标注研究第61-82页
    6.1 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建设用地压盖比例的研究第61-68页
        6.1.1 用地管理信息标注第61-62页
        6.1.2 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与压盖比例关系第62-68页
    6.2 不同压盖比例比较研究第68-71页
        6.2.1 压盖比例对新增建设用地类型面积的影响第68-70页
        6.2.2 现行压盖比例过高原因分析第70-71页
    6.3 研究区新增建设用地集中化程度分析第71-82页
        6.3.1 集中化程度定性分析第71-75页
        6.3.2 集中化程度定量分析第75-76页
        6.3.3 集中化程度原因分析第76-8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7.1 结论第82页
    7.2 创新点第82-83页
    7.3 不足与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90页
作者简介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松嫩平原作物布局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下一篇:标准化综合数字制图系统的移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