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8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11页 |
1.1.1 民俗体育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 | 第9页 |
1.1.2 民俗体育正遭受着生存环境改变的影响 | 第9-11页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3.1 关于土家族民俗体育的相关解析 | 第13-14页 |
1.3.2 关于土家族民俗个案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3.3 关于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3.4 摆手舞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8-21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18页 |
2.2.2 访谈法 | 第18页 |
2.2.3 田野调查法 | 第18页 |
2.2.4 问卷调查法 | 第18-20页 |
2.2.5 数理统计法 | 第20-21页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1-50页 |
3.1 舍米湖村概述 | 第21-26页 |
3.1.1 地理环境、居民状况 | 第21-22页 |
3.1.2 经济概况 | 第22-23页 |
3.1.3 宗教信仰 | 第23-24页 |
3.1.4 民风民俗 | 第24-26页 |
3.2 舍米湖村摆手舞的历史起源 | 第26-27页 |
3.3 舍米湖村摆手舞的发展变迁 | 第27-36页 |
3.3.1 自然发展期(1949年之前) | 第27-30页 |
3.3.2 衰落期(1949年-1979年) | 第30-31页 |
3.3.3 恢复期(1980年-2008年) | 第31-35页 |
3.3.4 腾飞期(2009年至今) | 第35-36页 |
3.4 舍米湖村摆手舞开展现状与分析 | 第36-45页 |
3.4.1 参与摆手舞的人群特征 | 第36-38页 |
3.4.2 舍米湖摆手舞活动组织状况 | 第38-41页 |
3.4.3 摆手舞的传承途径调查 | 第41-42页 |
3.4.4 参与摆手舞的人群动机分析 | 第42-43页 |
3.4.5 对摆手舞活动的认知情况调查 | 第43-45页 |
3.5 舍米湖村摆手舞开展中存在的不足 | 第45-48页 |
3.5.1 传承主体年龄结构老化 | 第46页 |
3.5.2 传承方式单一落后,专职传承人稀缺 | 第46-47页 |
3.5.3 经费不足,来源结构不合理 | 第47页 |
3.5.4 传统文化内涵缺失,缺乏保护意识 | 第47页 |
3.5.5 面临外来生活方式挑战 | 第47-48页 |
3.6 舍米湖村摆手舞的发展对策 | 第48-50页 |
3.6.1 发展当地经济,吸引年轻人回乡,优化传承主体年龄结构 | 第48页 |
3.6.2 拓展传承方式,增加传承人补贴 | 第48页 |
3.6.3 抓住市场机遇,拓展经费来源 | 第48-49页 |
3.6.4 加强教育,提高传统文化保护意识 | 第49页 |
3.6.5 创新形式,融入新元素 | 第49-50页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