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基于先验信息的窄带干扰压缩检测与抑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符号说明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7页
    1.1 超宽带技术概述第12-13页
        1.1.1 超宽带的定义第12页
        1.1.2 超宽带的实现与特点第12-13页
    1.2 脉冲超宽带系统的窄带干扰问题第13-15页
        1.2.1 窄带干扰的影响第13页
        1.2.2 抗窄带干扰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压缩感知理论概述第15页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安排第15-17页
        1.4.1 研究目的第15-16页
        1.4.2 内容安排第16-17页
第2章 脉冲超宽带关键技术与压缩感知理论第17-34页
    2.1 脉冲超宽带关键技术第17-22页
        2.1.1 超宽带发射机第17-19页
        2.1.2 超宽带信道第19-21页
        2.1.3 超宽带接收机第21-22页
    2.2 压缩感知基本理论第22-29页
        2.2.1 信号的稀疏表示第24-25页
        2.2.2 压缩观测第25-26页
        2.2.3 信号重构第26-28页
        2.2.4 压缩检测方法第28-29页
    2.3 压缩感知理论在超宽带系统中的应用第29-33页
        2.3.1 基于压缩感知的超宽带接收机第29-32页
        2.3.2 基于压缩感知的干扰零空间技术第32-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基于先验信息的窄带干扰检测与抑制第34-54页
    3.1 超宽带系统中的窄带干扰第34-38页
        3.1.1 基于802.11协议标准的WLAN信号第35-36页
        3.1.2 窄带干扰的频谱泄漏现象第36-38页
    3.2 基于先验信息的干扰子空间提取与零空间构建方法第38-47页
        3.2.1 混叠信号的稀疏表示第39-41页
        3.2.2 混叠信号的观测第41页
        3.2.3 混叠信号的频谱重构第41-43页
        3.2.4 基于先验信息的窄带干扰子空间提取第43-45页
        3.2.5 窄带干扰零空间及观测矩阵构建方法第45-46页
        3.2.6 观测矩阵的窄带干扰抑制原理第46-47页
    3.3 仿真分析第47-53页
        3.3.1 仿真参数设置第47页
        3.3.2 所提方案的性能评估第47-49页
        3.3.3 与传统方案的性能对比和分析第49-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具有干扰抑制功能的压缩感知超宽带接收机第54-64页
    4.1 超宽带系统的信号模型第54-56页
    4.2 具有干扰抑制功能的压缩感知超宽带接收机设计第56-60页
    4.3 仿真分析第60-63页
        4.3.1 仿真参数设置第60-61页
        4.3.2 与传统窄带干扰抑制方案的性能对比第61-62页
        4.3.3 所提接收机方案在不同干扰场景下的误码率分析第62-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5.1 总结第64页
    5.2 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致谢第72-73页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3-7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室内无线OCDMA通信系统的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排队论的RCCDH-MAC协议建模与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