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度量网络拓扑估计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网络拓扑识别方法 | 第19-30页 |
2.1 基本模型 | 第19-21页 |
2.1.1 网络模型简介 | 第19-20页 |
2.1.2 数学模型简介 | 第20-21页 |
2.2 端到端测量方法 | 第21-26页 |
2.2.1 多播测量 | 第21-22页 |
2.2.2 单播测量 | 第22-26页 |
2.3 基于网络层析成像的网络拓扑估计算法 | 第26-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基于多度量的网络拓扑识别方法 | 第30-48页 |
3.1 新度量参数构建 | 第31-35页 |
3.1.1 小波变换原理介绍 | 第31-32页 |
3.1.2 基于小波包分解的度量参数构建 | 第32-35页 |
3.2 多度量参数构建 | 第35-39页 |
3.2.1 端到端时延测量方法 | 第35-36页 |
3.2.2 时延变化特征提取 | 第36-37页 |
3.2.3 时延变化特征选择 | 第37-39页 |
3.3 仿真与分析 | 第39-47页 |
3.3.1 仿真设置 | 第39-41页 |
3.3.2 特征提取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3.3.3 特征选择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3.3.4 拓扑估计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基于半模糊聚类的非平稳网络拓扑估计 | 第48-65页 |
4.1 拓扑估计算法的原理 | 第48-53页 |
4.1.1 模糊聚类思想 | 第48-49页 |
4.1.2 半模糊聚类的定义 | 第49-50页 |
4.1.3 半模糊聚类的算法流程 | 第50-53页 |
4.2 基于半模糊聚类的网络拓扑估计算法流程 | 第53-54页 |
4.3 仿真分析 | 第54-59页 |
4.4 PlanetLab测试 | 第59-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65-66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