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水稻节水灌溉模式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1.3.2 水肥耦合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1页 |
2.1 试验区概况 | 第16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6-19页 |
2.3 试验观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19页 |
2.3.1 土壤水分的测定 | 第19页 |
2.3.2 植株生长发育指标测定 | 第19页 |
2.3.3 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 第19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19-21页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1-49页 |
3.1 不同水氮处理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第21-24页 |
3.1.1 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第22-23页 |
3.1.2 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 不同水氮处理对水稻分蘖数的影响 | 第24-26页 |
3.2.1 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 第25页 |
3.2.2 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 不同灌溉施氮处理的稻作耗水规律 | 第26-33页 |
3.3.1 水稻耗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 第27-30页 |
3.3.2 水稻耗水强度变化趋势分析 | 第30-32页 |
3.3.3 不同水氮耦合模式的水分生产率 | 第32-33页 |
3.4 不同灌溉施氮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第33-39页 |
3.4.1 不同水氮耦合模式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33-36页 |
3.4.2 对产量影响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36-39页 |
3.5 灌溉施氮处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第39-43页 |
3.5.1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41页 |
3.5.2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碾米品质的影响 | 第41-42页 |
3.5.3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品质综合评分的影响 | 第42-43页 |
3.6 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模型 | 第43-49页 |
3.6.1 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建立 | 第43-44页 |
3.6.2 水分生产函数模型求解 | 第44-45页 |
3.6.3 水稻水分生产率模型(WUE)检验 | 第45-46页 |
3.6.4 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应用 | 第46-49页 |
4 讨论 | 第49-50页 |
5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