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五官科论文--耳鼻咽喉科论文

醒鼻凝胶滴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对FcεRI、IL-4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前言第8-10页
临床研究第10-14页
    1 临床资料第10-12页
        1.1 病例标准第10页
        1.2 诊断标准第10-11页
        1.3 纳入标准第11页
        1.4 排除标准第11页
        1.5 脱落及剔除标准第11页
        1.6 疗效评价第11-12页
    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2.1 治疗方法第12-13页
        2.2 指标检测方法第13页
        2.3 观察方法第13页
    3 统计方法第13-14页
结果第14-17页
    1 观察入组患儿一般情况的比较第14页
        1.1 入组患儿性别的分布(表1-1)第14页
        1.2 入组患儿年龄的分布(表1-2)第14页
    2 观察各组患儿血清FcεRI、IL-4、IgE的水平变化第14-16页
        2.1 观察各组患儿血清FcεRI的水平变化(表2-1)第14-15页
        2.2 观察各组血清IL-4的水平变化(表2-2)第15页
        2.3 观察各组血清IgE的水平变化(表2-3)第15-16页
    3 临床疗效评价第16-17页
        3.1 观察A、B两组治疗前后TSS评分变化(表3-1)第16页
        3.2 观察A、B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表3-2)第16页
        3.3 观察A、B两组治疗前后ARQLQ评估(表3-3)第16-17页
讨论第17-31页
    1 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第17-21页
        1.1 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概况第17-18页
        1.2 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概况第18-19页
        1.3 中医临床外治的研究概况第19-21页
    2 现代医学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第21-26页
        2.1 过敏性鼻炎流行病学的研究概况第21页
        2.2 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研究第21-25页
        2.3 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治疗方法第25-26页
    3 导师学术思想第26-29页
        3.1 鼻鼽的辩证论治第26-27页
        3.2 中药醒鼻凝胶滴鼻剂的研究第27-29页
    4 本课题研究结果分析第29页
    5. 今后研究发展方向第29-31页
小结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5页
附录第35-37页
致谢第37-38页
文献综述第38-41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作者简历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针配合耳穴贴敷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益肾降浊冲剂对脾肾气虚湿浊型CKD3期患者血清FGF23及iPTH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