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4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4-2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4-18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14-16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16-17页 |
2.1.4 溶液配制 | 第17-1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8-27页 |
2.2.1 实验动物分组及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18页 |
2.2.2 兔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 | 第18-19页 |
2.2.3 ELISA试剂盒检测兔血浆BNP含量 | 第19-20页 |
2.2.4 兔心室肌组织的病理改变 | 第20-21页 |
2.2.5 兔心室肌细胞的分离 | 第21-22页 |
2.2.6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INaL | 第22页 |
2.2.7 Western blotting实验步骤 | 第22-24页 |
2.2.8 荧光定量PCR(qRT-PCR)实验步骤 | 第24-26页 |
2.2.9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双标实验步骤 | 第26-27页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27-28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 | 第28-37页 |
3.1 兔心力衰竭模型建立的结果 | 第28-31页 |
3.1.1 造模一般结果 | 第28-29页 |
3.1.2 两组兔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比较 | 第29-30页 |
3.1.3 两组兔血浆 BNP 含量比较 | 第30页 |
3.1.4 两组兔心肌组织 HE 染色的病理变化 | 第30-31页 |
3.2 两组兔心室肌细胞的I_(NaL)及CaMKII抑制剂KN-93对I_(NaL)的影响 | 第31-33页 |
3.3 两组兔心室肌组织CaMKIIδ 和磷酸化CaMKII蛋白表达比较 | 第33页 |
3.4 两组兔心室肌组织Nav1.5 和AnkyrinG蛋白表达比较 | 第33-35页 |
3.5 两组兔CaMKIIδ、Nav1.5 和AnkyrinGmRN A的表达 | 第35-36页 |
3.6 两组兔CaMKIIδ 和AnkyrinG蛋白免疫荧光双标 | 第36-37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7-42页 |
4.1 ISO诱导兔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4.2 心室肌细胞的I_(NaL)及KN-93对I_(NaL)的抑制作用 | 第38-39页 |
4.3 心室肌组织CaMKIIδ 和磷酸化CaMKIIδ 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 | 第39-40页 |
4.4 心室肌组织Nav1.5 和AnkyrinG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 | 第40-41页 |
4.5 CaMKIIδ 和AnkyrinG蛋白在心室肌细胞上的定位 | 第41-4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2-43页 |
第6章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综述 心肌细胞晚钠电流的研究进展 | 第49-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