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污染环境犯罪概述 | 第10-16页 |
第一节 污染环境犯罪的概念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我国污染环境犯罪的犯罪构成 | 第11-15页 |
一、污染环境犯罪的客体 | 第11-12页 |
二、污染环境犯罪的客观方面 | 第12-13页 |
三、污染环境犯罪的主体 | 第13-14页 |
四、污染环境犯罪的主观方面 | 第14-15页 |
第三节 污染环境犯罪的危害性 | 第15-16页 |
一、污染环境犯罪侵害的对象广泛,危害严重 | 第15页 |
二、污染环境犯罪的危害结果具有渐进性和潜伏性 | 第15页 |
三、污染环境犯罪的刑事责任难以追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国外污染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介评 | 第16-22页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环境刑事立法介绍 | 第16-19页 |
一、德国的污染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 | 第16页 |
二、日本的污染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 | 第16-17页 |
三、英国的污染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 | 第17-18页 |
四、美国的污染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发达国家污染环境犯罪刑事立法的特点 | 第19-22页 |
一、入罪标准相对较低 | 第19-20页 |
二、广泛适用罚金刑 | 第20页 |
三、对法人或单位进行处罚 | 第20页 |
四、对污染环境犯罪采取特殊的条款 | 第20页 |
五、规定具体的污染环境犯罪,细化罪名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我国污染环境犯罪的立法沿革 | 第22-26页 |
第一节 79 年刑法和附属环境刑法补充使用阶段 | 第22-23页 |
第二节 97 年修订刑法典施行阶段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刑法修正案和司法解释的补充阶段 | 第24-26页 |
第四章 我国污染环境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 | 第26-42页 |
第一节 增设危险犯 | 第26-29页 |
一、我国污染环境犯罪增设危险犯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二、增设危险犯所应当注意的问题 | 第27-29页 |
第二节 污染环境犯罪应适用严格责任 | 第29-34页 |
一、环境犯罪中严格责任的概述 | 第29-30页 |
二、在污染环境犯罪中适用严格责任的理论之争 | 第30-31页 |
三、污染环境犯罪中适用严格责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1-33页 |
四、我国环境刑事领域确立严格责任的具体机制 | 第33-34页 |
第三节 污染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适用推定原则 | 第34-38页 |
一、污染环境犯罪中因果关系推定原则的概述 | 第34-36页 |
二、我国污染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认定适用推定原则的必要性 | 第36-37页 |
三、污染环境犯罪适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的具体机制 | 第37-38页 |
第四节 增设和细化具体的污染环境犯罪 | 第38-39页 |
第五节 完善污染环境犯罪的惩罚措施 | 第39-42页 |
一、改革污染环境犯罪的罚金刑 | 第39-40页 |
二、对于污染环境犯罪增设缓刑制度 | 第40-41页 |
三、对于污染环境犯罪增设资格刑 | 第41-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