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5-8页 |
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15-22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2. 一般资料 | 第15-16页 |
3. 术前准备及麻醉方法 | 第16页 |
4. 手术设备和器械 | 第16-17页 |
5. 手术的基本原则 | 第17-18页 |
5.1 开放手术的基本原则 | 第17页 |
5.2 腹腔镜手术的基本原则 | 第17-18页 |
6. 手术方法简介 | 第18-20页 |
6.1 开放手术方法简介 | 第18-19页 |
6.2 腹腔镜手术方法简介 | 第19-20页 |
7. 淋巴结的处理方法 | 第20-21页 |
8. 统计学方法 | 第21-22页 |
结果 | 第22-29页 |
讨论 | 第29-35页 |
1. 清扫直肠癌第三站淋巴结的临床意义 | 第29-30页 |
2. 性别、年龄与第三站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第30-31页 |
3. 肿瘤长径大小、侵犯肠管周径比例与第三站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第31页 |
4. 大体分型与第三站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第31-32页 |
5. 肿瘤部位与第三站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第32页 |
6. 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与第三站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第32-33页 |
7. 浸润深度与第三站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第33页 |
8. 癌栓、神经累犯与第三站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第33-34页 |
9. 手术方式与第三站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综述 | 第4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