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宿根花卉类论文

芍药属植物远缘杂交育种与杂交亲和性、F1真实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1-23页
    1.1. 芍药属引种研究进展第11-13页
        1.1.1. 牡丹引种研究第11-12页
        1.1.2. 芍药引种研究第12-13页
    1.2. 芍药属远缘杂交研究进展第13-17页
        1.2.1. 牡丹组内远缘杂交研究第13页
        1.2.2. 芍药组内远缘杂交研究第13-14页
        1.2.3. 芍药与牡丹组间远缘杂交研究第14-15页
        1.2.4. 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进展第15-17页
    1.3. 杂种鉴定研究进展第17-19页
        1.3.1. 形态学第17页
        1.3.2. 细胞学第17-18页
        1.3.3. SSR分子标记第18-19页
    1.4. 芍药属无性繁殖研究进展第19-20页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第20-23页
        1.5.1. 研究目的意义第20页
        1.5.2. 研究技术路线第20-23页
2. 芍药新品种引种研究第23-33页
    2.1. 试验材料第23-24页
    2.2. 试验方法第24-25页
        2.2.1. 栽培管理第24页
        2.2.2. 形态观测第24-25页
        2.2.3. 物候观测第25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5-31页
        2.3.1. 芍药引进品种的生长状况第25-26页
        2.3.2. 芍药引进品种的形态学观察第26-30页
        2.3.3. 芍药引进品种物候期观察第30-31页
    2.4. 小结与讨论第31-33页
        2.4.1. 小结第31-32页
        2.4.2. 讨论第32-33页
3. 芍药属远缘杂交育种研究第33-45页
    3.1. 试验材料第33页
    3.2. 试验方法第33-34页
        3.2.1. 花粉活力和萌发特性第33-34页
        3.2.2. 杂交试验第34页
        3.2.3.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荧光鉴定第34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4-42页
        3.3.1. 花粉活力和萌发特性第34-35页
        3.3.2. 杂交组合的结实率统计第35-39页
        3.3.3. 授粉亲和性的荧光显微观察与受精障碍分析第39-42页
    3.4. 小结与讨论第42-45页
        3.4.1. 小结第42-43页
        3.4.2. 讨论第43-45页
4. 杂交F1代真实性鉴定第45-63页
    4.1. 试验材料第45页
    4.2. 试验方法第45-51页
        4.2.1. 核型鉴定第45-46页
        4.2.2. SSR分子标记鉴定第46-51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1-61页
        4.3.1. 杂交F1代的核型鉴定第51-55页
        4.3.2. 杂交F1代的SSR分子标记鉴定第55-61页
    4.4. 小结与讨论第61-63页
        4.4.1. 小结第61-62页
        4.4.2. 讨论第62-63页
5. 芍药无性繁殖技术研究第63-69页
    5.1. 试验材料第63页
    5.2. 试验方法第63-64页
        5.2.1. 根插繁殖方法第63-64页
        5.2.2. 压条繁殖方法第64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64-66页
        5.3.1. 根插繁殖技术第64-66页
        5.3.2. 压条繁殖技术第66页
    5.4. 小结与讨论第66-69页
        5.4.1. 小结第66-67页
        5.4.2. 讨论第67-69页
6. 结论与讨论第69-73页
    6.1. 结论第69页
    6.2. 讨论第69-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图版第79-82页
个人简介第82-83页
导师简介第83-84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84-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护士同事支持、工作压力、心理适应、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关系研究
下一篇:进境苏丹苜蓿草风险分析与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