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城市商业银行柜员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关系研究--以组织支持为调节变量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13-15页
        1.2.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2.2 研究框架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第15页
    1.4 论文创新点第15-16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6-27页
    2.1 工作压力研究综述第16-20页
        2.1.1 工作压力的概念第16-17页
        2.1.2 工作压力源第17-19页
        2.1.3 工作压力的测量第19-20页
    2.2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第20-23页
        2.2.1 职业倦怠的概念第20-21页
        2.2.2 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第21-22页
        2.2.3 职业倦怠的测量第22-23页
    2.3 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关系综述第23-24页
    2.4 组织支持研究综述第24-26页
        2.4.1 组织支持的概念第24-25页
        2.4.2 组织支持的实证研究第25-26页
    2.5 文献评述第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27-32页
    3.1 工作压力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7-30页
        3.1.1 工作压力的基本理论第27-28页
        3.1.2 工作压力的理论模型第28-30页
    3.2 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第30-31页
        3.2.1 职业倦怠的基本理论第30-31页
        3.2.2 职业倦怠的理论模型第31页
    3.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第32-40页
    4.1 研究模型第32-33页
    4.2 研究假设第33-34页
    4.3 研究工具第34-36页
        4.3.1 工作压力量表第34-35页
        4.3.2 职业倦怠量表第35页
        4.3.3 组织支持量表第35-36页
    4.4 预调查与问卷结构验证第36-39页
        4.4.1 取样与被试第36-37页
        4.4.2 问卷结构验证第37-39页
    4.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5章 实证分析第40-68页
    5.1 正式调查研究样本第40-41页
    5.2 量表的信度、效度与因子分析第41-46页
        5.2.1 工作压力量表分析第41-43页
        5.2.2 职业倦怠量表分析第43-44页
        5.2.3 组织支持量表分析第44-46页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6-47页
        5.3.1 工作压力的总体状况第46-47页
        5.3.2 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第47页
        5.3.3 组织支持的总体状况第47页
    5.4 差异性分析第47-58页
        5.4.1 工作压力的差异分析第48-53页
        5.4.2 职业倦怠的差异分析第53-58页
    5.5 相关性分析第58-60页
        5.5.1 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第58-59页
        5.5.2 工作压力与组织支持的相关分析第59-60页
        5.5.3 组织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第60页
    5.6 回归分析第60-65页
        5.6.1 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第60-62页
        5.6.2 工作压力对组织支持的回归分析第62-63页
        5.6.3 组织支持对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第63-64页
        5.6.4 回归分析汇总第64-65页
    5.7 调节效应分析第65-67页
        5.7.1 组织支持对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调节效应整体分析第66页
        5.7.2 组织支持对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调节效应具体分析第66-67页
    5.8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第68-73页
    6.1 研究假设的验证第68页
    6.2 研究结论第68-69页
    6.3 研究对策第69-71页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71-73页
        6.4.1 研究不足第71-72页
        6.4.2 研究展望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附录:调查问卷第79-83页
作者简介第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国并购、绿地投资与中国上市公司出口产品质量变动
下一篇:基于EVA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